老谭,牛!-“牛人”老谭,活出新时代农民的模样

admin 34 2024-03-22 04:30:02

老谭,牛!

老谭全名谭读祥,贵州省凤冈县熊坪村人,今年50岁。

提起老谭,十里八乡的村民们只有一个字形容:牛!

老谭是个农民,种地是他的职业。对待这份职业,老谭无比用心。20多年来,老谭一家靠种烟谋生,从一开始种四五亩到现在种30多亩,老谭的种植技术近乎炉火纯青。

有人认为村里有些地块不适合种植烟叶,别人不敢种,老谭敢租来种,而且种得好,有收益。所以老谭种烟从来不挑地。去年,老谭种烟纯收入高达10万元,了不起。

种烟好,收入高,这跟老谭爱钻研分不开。同样是打孔器,老谭家的跟别人的不一样,机器上加了压泥板,打孔时不怕泥土掉到孔里,影响烟苗生长;再看施肥器,老谭在出水口加了量杯,用多少看得见。

对于种烟用的工具,老谭用心去琢磨,哪里不合适就自己动手改装。对于种植技术,老谭更是爱动脑筋。

移栽、施肥、植保、烘烤……在烟叶生产的各个环节,老谭认真研究,有问题解决问题,不断精进种烟技艺。

2014年烟叶烘烤期间,当地烟农碰上了“霉把烟”的难题,家家户户都有损失。

老谭冥思苦想,几经试验,通过在烤房顶层加上10厘米厚的稻草有效降低了“霉把烟”出现的几率。老谭介绍,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更加有效吸收鲜烟叶在烘烤过程中产生的水蒸气,降低烤房内空气湿度,从而减少霉菌生长,降低烘烤损失。

在老谭这个思路的引导下,当地烟草部门经过不断完善,通过改造烤房,解决了这个问题。

后来,老谭成了合作社聘用的烘烤师,烘烤期间不仅给自己烤,还指导周边农户,用自己的技艺帮助大家增加收入。

种烟,老谭是真牛!

虽然每天干的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苦活计,老谭却天天乐呵呵的。过去生活穷困时,老谭苦中作乐;如今生活步入小康,老谭喜上眉梢。

怎么表达自己的欢乐?老谭喜欢上了玩抖音。

一开始只是喜欢看抖音平台上的小视频。慢慢地,老谭就开始学着自己拍。虽然小学都没读完,但老谭有一颗爱学习的心。

一条两条三四条,五条六条七八条……在抖音这个“新世界”里,老谭玩出了乐趣,玩出了名气。

如今,老谭已经自制抖音作品300多个,获赞15.5万余次,粉丝1.5万多个。

在抖音里,老谭记录日常劳作和生活,向大家展示新时代农村的新风貌;展示自己的新技术、新工具,向烟农朋友传授知识,教大家种好烟;当然,他也会学其他人,制作一些娱乐作品,给大家带去欢声笑语。

广阔的乡村是老谭的舞台,整齐的烟地常常成为老谭作品的背景。

玩抖音,老谭是真牛!

老谭的牛事,还有很多很多。

过去烟叶种植规模不大,跟没有路有很大关系。2005年,老谭发动熊坪村的村民,每家每户投入4800元,修了一条3公里长的道路,一下子打开了生产局面。这事过后,老谭入了党,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带领着大家奋力奔小康。

通过种烟有了存款,老谭买来材料,自己动手建起了240平方米的两层小楼房。房子前面的空地上,摆放着小货车、小轿车、三轮车和摩托车。在县城里,老谭还买下了120平方米的商品房,方便日后进城生活。

说起自己的好日子,老谭总是念叨赶上了好时代,没有这个好时代就没有农民的好生活。

在这个新时代,老谭用勤劳的双手和聪慧的头脑,把自己的日子经营得红红火火。祝愿老谭越来越牛,牛气冲天!

“牛人”老谭,活出新时代农民的模样

抖音玩得溜,“职业”技术过得硬,工具设备自己改,公路自己修,房子自己建,两轮车、三轮车、轻卡车、小轿车驾轻就熟……能将以上各种技能集于一身的“牛人”,是一个地地道道的50岁出头的农民。

“谭读祥啊,他活出了咱们新时代农民的模样啊!他的多才多艺,不仅鼓了自己的腰包、过上了好日子,还丰富了自己和大家的精神生活,我们都是他的‘粉丝’呐。这线上线下的粉丝加起来,应该有上万人咯!”贵州省凤冈县群丰合作社的社长罗会峰说。

抖音玩得“溜溜转”,圈粉!

51岁的贵州省凤冈县进化镇熊坪村农民谭读祥,天生一副笑星脸,他的抖音号,目前拥有粉丝1.6万,发表作品300余件,获赞16.2万。在抖音里,广阔的乡村是老谭的舞台,整齐的烟地也时常成为老谭作品的背景。老谭通过抖音,记录着他作为一名烟农的日常劳作和生活。当然,他也会学着其他人的视频,制作一些娱乐作品,给大家带去欢声笑语。

谈起自己拍摄视频玩抖音的初衷,老谭说,现在时代变了,拥有手机,原来想都没想过的,现在人人都有啦;上屏幕的,原来只能是大明星,现在每个人只要愿意也都可以啦。“虽然我作为一个农民的主要工作,还是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干活路,但是这辛苦中,也有很多值得记下来的地方。而且我们现在农民的生活也是很有乐趣的,我本人也还有点幽默感,也有些种烟技术,所以我就想把这些都分享给大家!”

今年“五一”期间,老谭新上传了一个抖音作品,是他对自家烟苗说的一段“悄悄话”:“这么大的太阳,你还躲在里面(移栽烟苗制作的井窖)躲阴凉吔,不知道你要什么时候才长得出来哟。你要长快点哟,不然‘人家’(指其他农户移栽的烟苗)长起来了要笑话你的哟!”

(谭读祥的妻子闫帮芬在田间帮他拍摄视频)

烤烟种植“顶呱呱”,圈粉!

老谭的父辈就是种植烤烟的,打小的时候,他就一直帮着父亲种植烤烟。23岁自己成家后,分了土地,他和妻子闫帮芬也继续以种植烤烟谋生。1998年,28岁的谭读祥觉得自己还年轻,可以出去闯一闯,于是去浙江、上海一带打工,当起了建筑工人,在建筑工地上干搭钢架棚的活儿。

在外闯荡了一年左右,因为身体的原因,老谭还是决定返乡继续种植烤烟。“外面千好万好,都不如自己的老家好!我从小就种烤烟,对种烟比较了解,我还是想回到我的‘老本行’上来。”

经过烟草部门的培训指导和自己几十年的摸索,老谭的种烟技术已经炉火纯青,这十里八乡的同行们都来找他“取经”。村里有些地块,容易发病。别人不敢种,老谭敢租来种,而且种得好,有收益。

“五一”期间老谭发的那条与烟苗对话的抖音里,好多朋友都说他“洞洞”(井窖)打得太深、烟苗栽得太深——要不得。老谭却说:“其实啊,我心里是非常‘有哈数’(‘有谱’的意思)的。针对那一类土地,别人不敢种,我敢!而且我这样种了7、8年了,收益都很不错,这就是我的独特技术,嘻嘻嘻。”

在烟叶烘烤方面,老谭也是一把“好手”。他是群丰合作社聘请的一名烟叶烘烤师,常年负责15间烤房的烟叶烘烤工作。在搞好自家烟叶烘烤的同时,老谭要负责指导乡亲们进行烘烤,也顺便把毗邻的烤房一并照看照看。每年老谭当烘烤师的时间大概为1至2个月,又能增加4000多元的收入。“老谭会根据当年的气候条件和他自己的经验,指导我们进行烤烟田间管理和烘烤,他给我们的服务,我们都非常满意。”老谭服务的同乡烟农安文信说。

(老谭用自己改良的施肥器定量施肥)

老谭家有一块地方,摆满了各种小型农机设备和耕作器具。原来,老谭还是一名工具改良“小能手”。他以前就钻研过手表、柴油机修理等,现在,他时常自己改良种烟的工具。同样是打孔器,老谭家的跟别人不一样;再看施肥器,老谭在中间加了阀门、在出水口加了杯子,用多用少均看得见、好控制、可量化。

两房四车“配齐全”,圈粉!

这些年,老谭两口子在家一边种烤烟、一边照顾年迈的老人,一边把孩子抚养长大。烤烟的种植面积,从原来的几亩,已经逐步增加到40亩左右。近年来,他家种植烤烟的收益基本保持在10多万元左右。他还养了一些蜜蜂,收获蜂蜜后通过在广东务工的同乡进行销售,赚点“外快”。

(谭读祥家的二层小楼房)

通过种烟、养蜂、当烘烤师,老谭家的“钱袋子”慢慢充实起来。2010年,老谭买来材料,自己设计,在两个孩子和妻子的帮助下,一家人动手建起了240平方米的两层小楼房。说起种烤烟、修机器、修房子这些事儿,老谭有点骄傲地说:“虽然我正儿八经的文化只有小学二年级,但后面通过上夜校、烟草部门的指导培训以及我自己的摸索,我发现没有我不会的东西。”

如今,老谭的大儿子在重庆上班,小儿子在贵阳读书,家里的花销不是特别大。有了闲钱,再加上种烟有稳定的收入,他和妻子还在凤冈县城贷款买下了120多平方米的电梯商品房。

在老谭家房前的车棚里,摆放着小货车、小轿车、三轮车和摩托车“四车”,以满足短距离运输农用物资、交售烟叶,近处串门和外出远行等不同需要。

“政策好,时代好,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说起自己的日子,老谭两口子就开口笑。

(老谭和妻子讲着自己家的变化和越来越好的生活)

老谭还有一个光荣的身份——共产党员。2005年,为了方便寨子里的村民出行和田间耕作,他发动自己村的村民,每家每户投入4800元,修了一条3公里长的道路。这事过后,老谭入了党,这些年来一直带领着大家奋力奔小康。

“乐观豁达”“自信满满”“爱钻研”“够勤奋”“有专业技术”“有相对稳定的收入”“有车有房”“有丰富的精神生活”“对新的事物能够很快接纳和运用”……这些,都是老谭的“标签”。

可以说,51岁的谭读祥,真真活出了当今新时代农民的模样!

牛年话牛 牛气冲天

关于生肖牛年的传说是这样的:远古时,牛是玉帝殿前的差役,经常往返于天宫和大地之间。有一天,农夫托牛给玉帝传话,说是人间大地寸草不生,光秃秃的,太难看,请玉帝带点母草籽给人间,把大地打扮得漂亮些。玉帝听了,觉得有道理,便问殿下众神谁愿去人间撒草种?牛自告奋勇地领命:玉帝,我愿去人间撒草种。玉帝不放心地说:你太粗心,恐怕不行。牛坚持:玉帝放心,这点小事我要办不好,甘愿受罚。玉帝看牛的决心挺大就同意了,并叮嘱要走三步撒一把草籽。

牛带着草籽,走出天宫,在跨出南天门时不小心摔了一跤,下到人间后,晕乎乎地误把玉帝的旨意记成了走一步撒三把草籽,便在大地上大把大把地撒起了草籽。次年,大地野草丛生,农夫根本无法耕种庄稼了。他们托灶神转告玉帝,玉帝召来牛一问才知原由。“你这粗心的老牛,弄得人间遍地野草,当初你怎么保证的?从此以后,你和你的子孙们都只准吃草,帮农夫除草,还要帮农夫干活儿。”玉帝说完,怒气未消,飞起一脚踢向老牛,牛一个筋斗从天上落到人间,嘴巴朝下,被摔掉一排上牙。从此牛便一辈子给农夫当苦力,不停歇地啃草,至今,牛的那排上牙也还没有长出来。但是,牛是个知错就改的好动物,任劳任怨,勤恳踏实,拉车犁地从不懈怠,为农夫不少出力,博得好评。在排生肖的时候,人们一致推举他为生肖,如果不是投机的小老鼠藏在牛角上抢先得头名,牛肯定会当上生肖的首领。牛在十二生肖中屈居次位,与十二地支配属“丑”,故一天十二时辰中的“丑时”——夜间一点至三点又叫“牛时”。

牛在中国文化中是勤劳和力量的象征。古代就有牛拉犁耕种农田,后来人们发现牛的力气巨大,开始在不同领域应用,从农耕、交通甚至军事都广泛运用,战国时代的齐国还使用火牛阵,三国时代蜀伐魏的栈道运输也使用到牛。在汉字成语中,牛字成语颇多,各有褒贬,如:初生牛犊不怕虎、如牛负重、九牛二虎之力、气喘如牛、卖剑买牛等等。牛在西方文化中是财富与力量的象征,以色列人从埃及出奔不久,尚未摆脱从埃及耳濡目染的习俗,就利用黄金打造了金牛犊,当作耶和华上帝的形象来膜拜。股票价格持续上升被称为“牛市”,牛象征生产与增值寓意。牛在印度教中被视为神圣的动物,代表了印度民族的生存与生机。

在烟标中,牛的形象也多有表现,以牛为品名的有:祥太烟厂、宫南生记卷烟工厂、营口卷烟厂、沂水卷烟厂、零陵卷烟厂、河东峨眉卷烟厂、洋县卷烟厂、广水卷烟厂、民丰烟厂的《金牛》(见图①),南阳卷烟厂、黔江卷烟厂、张家口卷烟厂、商丘卷烟厂的《铁牛》,贵州青松、安徽蒙城卷烟厂的《劲牛》,延安卷烟厂、西昌卷烟厂的《牛头》,广水卷烟厂《鑫牛》,曲沃卷烟厂《唐牛》,深圳卷烟厂《孺子牛》,青岛卷烟厂《海牛》,开封卷烟厂《春牛》,同合烟厂《双牛》(见图②),富锦卷烟厂《犀牛》,成都卷烟厂《五牛》,徐州卷烟厂《海子牛》,贵阳卷烟厂《西牛王》,贵定卷烟厂《斗牛》,黔江卷烟厂《牛王》,周口卷烟厂《颍河牛》,营口卷烟厂《公牛》,兰州卷烟厂《耕牛》(见图③),汉中烟草集团有限公司卷烟一厂《牛群》,地方国营山东临清烟厂《犁牛》,建始卷烟厂《金牛王》,鲁山卷烟厂《伏牛》,南京卷烟厂《神牛》,呼和浩特卷烟厂《野牛》,周口卷烟分厂《豫牛》等等。另外还有其他品名但有牛的图案,如:义中福烟厂《大力》(见图④),丰烟厂《农家乐》、红河卷烟厂《红河》,砀山卷烟厂《耕》,开封烟厂《革新》、《神力》,淮阴卷烟厂《华西村》,青岛卷烟厂《民安》以及济南卷烟厂的《生肖》(牛),川渝公司的《娇子》生肖(牛)等等。

过去的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党中央果断采取行动,付出艰苦努力,完成脱贫攻坚的重大任务,率先实现经济正增长,取得举世瞩目的经济发展成就,充分体现了我国经济的韧性和潜力。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祝福伟大祖国经济社会发展行稳致远,牛气冲天!祝愿百姓好事、喜事、开心事多如牛毛!

唐老板:我要牛年更“牛”

“有你们的帮助,我要在牛年更‘牛’”,这是一名干劲十足的女老板说的话。唐老板是一位中年女性,她理智、精明能干,堪称“女中大丈夫”。唐老板原来的店名为“及时雨便利店”,现在的店名为“特巴客—及时雨便利店”,是江西省赣州市信丰县城唯一一家特巴客终端店。

“现在我这个店总体利润较之前每天多出800元左右,卷烟利润占比百分之四十多”,对于现在的经营,现在的收入,唐老板很是满意。

唐老板原来的店在南山西路这条街上并不是很起眼,生意也没有那么好,自从成为特巴客终端店,外观形象上给人眼前一亮,是这条街现在最亮眼的风景,“现在的客人流量比之前多好几倍,我的店别人一眼看过来就想进来看看,尤其是一进来漂亮的卷烟陈列更吸引男性的眼球,卷烟生意也比之前好很多,我进的卷烟品牌数量也比之前多”唐老板喜笑颜开的说到。

唐老板还有一个身份就是“南山西路诚信互助小组组长”,南山西路诚信互助小组根据约定的卷烟零售合理价格,明码标价、明码实价、相互监督、相互帮扶。唐老板说:“价格诚信互助,才能提高我们小组的盈利水平”。

“这个月卷烟销售很好,毛利率高,在14%左右,打开电脑,登录云POS终端系统,卷烟销售情况、利润多少,一目了然,这都多亏了烟草客户经理给我安装了云POS终端”唐老板开心的说道。

最值得唐老板骄傲的就是团购,她把团购做到了极致,几乎每天都有几个大单的团购,这源于她长久经营的人脉以及她的待客之道,店里面漂亮的茶桌上总是摆满各种小吃,供前来团购的生意伙伴边吃边聊。

年后上班第一天,客户经理上门拜访,唐老板说她有信心牛年把生意做的更“牛”。

申帮军:和大家一起“牛”起来

“家里的7头牛和100公斤蜂蜜在去年腊月里全部卖完了,收入不错,全家人热热闹闹过了个春节。”2月20日,湖北省十堰市河夹镇龙窝村村民申帮军高兴地告诉笔者。

申帮军1973年出生,属牛。牛年出生的他,有着牛一样的勤劳执著。高中毕业后,他外出打过工,在家乡建过养猪场,为了生活不停奔波。

2017年,在外打拼多年的申帮军考虑到父母年纪渐大,加上孩子需要照顾,打算回到家乡发展养牛产业。他把这个想法跟龙窝村村干部和十堰市烟草专卖局(公司)驻龙窝村扶贫工作队进行了交流。

“申帮军吃苦耐劳,掌握一定的养殖技术,他家还有生态养殖场地,我们全力支持他发展养牛产业!”龙窝村党支部书记纪宏若表示。

十堰市局(公司)驻村第一书记黄永生也十分支持申帮军的想法,到他的养殖场进行实地查看,结合实际情况帮他规划养殖规模、养殖种类等。

有了多方支持,申帮军信心十足,他投入10万元,将原来的养猪场改造成了养牛场,并添置了粉碎机、打草机、三轮车等农机具。工作队根据十堰市局(公司)制定的产业发展奖补办法,补贴他部分资金,帮他买回了21头小黄牛进行饲养。在养殖过程中,工作队还定期联系镇畜牧站技术人员,前来为申帮军开展技术指导和病害防疫。

“牛的外出放养时间要根据季节做好调整,饲料喂养和卫生环境也有很多讲究!”申帮军十分注重科学养牛,将养殖技术和注意事项牢记在心,一有时间就认真钻研养殖技术,还专门去安徽一家大型养殖场进行了学习。

经过精心管理,目前申帮军的养牛场已经拥有39头黄牛。因为他坚持科学养殖,以户外放养为主,牛肉肉质细腻,很受市场欢迎,每头牛的收入都在1万元以上。

2020年,为进一步推动龙窝村产业发展,助农增收,工作队又扶持申帮军发展中华蜜蜂养殖20箱。勤奋好学的申帮军很快就掌握了养蜂技术,收益良好。

成为养牛、养蜂能手后,申帮军积极帮助村民发展产业增收致富。在他的指导带动下,目前龙窝村及周边村庄有5户村民养牛100多头,户均增收2万元以上;有3户村民养殖60箱中华蜜蜂,户均增收1.5万元左右。

不仅自家产业发展得好,还积极帮助村民发展产业,如今大家都笑称申帮军为“牛人”,羡慕他日子过得“牛气”。对此,申帮军表示,帮助别人也是在提高自己,希望能带领更多乡亲增收致富奔小康,和大家一起“牛”起来。

今年,申帮军计划将养牛规模扩大到50头,中华蜜蜂养殖规模扩大到40箱,争取收入超过15万元。

“我们赶上了好时代,要抓住机遇发家致富,过上更牛气的好生活。”申帮军乐呵呵地表示。


上一篇: 香烟硬包和软包有什么区别?你或许还不知道,常吸烟的不妨来了解-这些卷烟知识, 老烟民可能都不知道......
下一篇: 大卫杜夫推出JR50周年纪念雪茄-卡尔斯公司举办陈年珍稀雪茄线上拍卖活动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