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印有烟草信息的代币邮票-意大利烟草店博物馆之旅

admin 5 2024-04-14 12:30:01

欧洲印有烟草信息的代币邮票

①1917年丹麦发行的代币邮票(正面)。

②1917年丹麦发行的代币邮票(背面)。

③1920年德国发行的代币邮票(正面)。

④1920年德国发行的代币邮票(背面)。

代币邮票,即代替钱币使用的邮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欧洲部分国家大量的金属硬币被熔化用于军事目的,导致社会上的流通硬币大量减少。于是,部分欧洲国家使用铝质材料或铁皮、塑料、卡纸等其他材料制成薄片,内嵌一枚普通邮票,密封后作为代用硬币,投放市场流通,以满足社会需要。

代币邮票上的邮票面值就是这枚硬币的面额。代币邮票上往往印制有商业广告信息,经营代币邮票的一些代理商发布了多种广告。从国际邮展和世界邮展中展出的部分专题邮集来看,代币邮票上的商业广告信息已被国际集邮联合会所认可,成为专题邮集中一种有趣的重要素材。下面分享几枚印有烟草信息的代币邮票。

丹麦于1917年发行过多种代币邮票(图①),有的在背面印有“CREMO”烟草广告,有的在背面印有“OMAR”卷烟品牌广告(图②)。德国于1920年发行的一枚代币邮票(图③),背面印有德国的烟草厂家广告(图④)。奥地利于1920年发行的一枚代币邮票,在嵌有邮票的这面卡纸上部印有一位吸烟的长者形象,其背面也印有关于烟草的信息。

世界第一件邮政用品上的烟草元素

所谓“邮政用品”是指由邮政权威机构发行并预印有邮资图案或免资标记的信封、明信片、邮简等邮品。

1840年5月,英国邮政部门发行了一种带有图案和邮资的信封。它由当时的画家威廉·马尔雷迪设计,世界集邮界称之为“马尔雷迪信封”。“马尔雷迪信封”是世界上第一件邮政用品,也是世界上第一件含有烟草元素的邮政用品。

1840年5月,英国邮政部门发行的“马尔雷迪信封”

“马尔雷迪信封”上方中心的图案是一名神祇正张开双臂,向四面八方派遣长有飞翼的信使,在她的脚下是一个绘有英国国旗图案的盾牌和一只狮子。在信封右上方的图案上,几名戴着礼帽的欧洲人与头插羽毛的印第安人在交谈。在他们右边的一棵树下,两名母亲抱着孩子。在他们前面有两个男人正在搬运装满烟草的木桶,其中一个人弯着腰用双手推动木桶,另一个人趴在地上用锤子敲打木桶盖板上的钉子加固木桶。

“马尔雷迪信封”右上方的图案

那么,如何推断出这两只木桶是用来装烟草,而不是用于装葡萄酒或啤酒呢?我们通过研究英国的历史和“马尔雷迪信封”的图案,便可以得出答案。

1607年,一群英国人在北美建立了英国在美洲新大陆的第一个定居点——詹姆斯镇。经过不断发展,1624年,詹姆斯镇初具规模,并且通过种植和销售烟草来实现盈利。从此,烟草源源不断地从美洲运往英国。

1624年,英国对烟草实行国家垄断专营,由国家定价统一进口和销售,并开始压制国内烟草种植业,以保证殖民地的烟草在英国市场上享有垄断地位。

17世纪下半叶,英国发动了三次英荷战争并颁布了一系列航海条例,将荷兰挡在了殖民地烟草贸易的大门外。垄断了烟草贸易的英国开始放眼整个欧洲寻找新的市场,将殖民地的烟草转口到北欧各国,谋取高额利润。

17世纪末,英国再出口的烟草已占英国进口烟草总数的63%。到19世纪中叶,英国再出口的烟草贸易额已占其国民经济总产值的41.5%,转口烟草贸易对当时英国的重要性显而易见。

因为木桶有利于烟草醇化发酵和贮存运输,所以当时人们通常使用木桶装烟。在早期的烟草包装与运输图片中,木桶装烟较为常见,比如马拉维共和国于1966年发行的以烟草为主题的邮票上就有用木桶装烟的画面。

1966年,马拉维共和国发行的以烟草为主题的邮票

从“马尔雷迪信封”上的图案可以看到:一个人手握锤子正在加固卧倒的木桶,而且是采用十字板加固。如果木桶内装着酒或其他液体是不能这样操作的,因为装酒的木桶有严格的制作工艺要求,最后一道工序进行最终的检查,确保木桶外观完好且合格后方可出厂。

出生于1786年的威廉·马尔雷迪是当时英国的一位著名画家,1816年当选为皇家艺术学院成员。他接到设计此信封的任务并了解该信封的要求后,用了两天时间设计出了草图。艺术源于生活。马尔雷迪很有可能把当时的风俗习惯、贸易情况等反映到作品中。

综合以上因素,我们可以推断出,世界第一件邮政用品——“马尔雷迪信封”上的图案描绘了当时人们用木桶装烟草的场景。

烟草学名最早的命名者

①贴有1940年瑞典发行的卡尔·冯·林奈肖像邮票的挂号邮件。

②1957年苏联发行的卡尔·冯·林奈肖像邮票。

③1958年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发行的卡尔·冯·林奈肖像邮票。

卡尔·冯·林奈,瑞典生物学家、动植物双名命名法的创立者。其自幼喜爱花卉,曾游历欧洲各国,拜访著名植物学家,搜集大量植物标本,1735年发表了最重要的著作《自然系统》,1737年出版《植物属志》,1753年出版《植物种志》,对动植物分类研究的进展有很大的影响。1753年,卡尔·冯·林奈按照其提倡的生物命名法,确定了烟草的学名。

为纪念卡尔·冯·林奈取得的科学成就,瑞典、苏联、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分别于1940年、1957年、1958年发行了卡尔·冯·林奈肖像邮票(图①、②、③)。

意大利烟草店博物馆之旅

意大利罗马的特拉斯提弗列街区是当地有名的景点。这里的圣玛利亚广场拥有罗马最古老的喷泉,据说建于15世纪。同样有名的还有庄严的圣玛利亚教堂,它建于4世纪。

而在长长的特拉斯提弗列高架桥另一侧,有一条不太出名的小街道叫作Via degli Orti di Trastevere。很多当地人对这条安静街道的印象大概就是它靠近罗马跳蚤市场。如今,在这里出现了一座别具一格的博物馆,它就是令人印象深刻的烟草店博物馆。

众人合建的博物馆

筹建烟草店博物馆的项目是大约15年前启动的,当时意大利烟草店联合会要求其成员为成立烟草店博物馆进行捐赠。意大利烟草店联合会于1903年正式成立,直到近半个世纪后的1951年才有了现在的名字。如今,该联合会的成员包括55000家烟草店,遍布意大利全国各地。

烟草店博物馆中的许多藏品来自意大利各地的烟草店,其中很多烟草店是历史悠久的老店。这座博物馆中还有许多珍贵藏品来自意大利烟草店联合会。所以说,这是一座由很多人共同建立起来的博物馆。

“我们收到来自各地烟草店的捐赠,这最终成就了这座博物馆。”博物馆的导游皮耶保罗·波尔卡罗说。

这座精美小巧的博物馆于2022年5月开放,但最近才最终完工。走进博物馆,就像是走进20世纪50年代的一家老烟草店,人们能感受到其独特的魅力。这里有当时人们抽的老雪茄,还有充满浪漫气息的明信片、邮票和香水等。

博物馆的一条走廊内陈列着许多古老的与烟草有关的标志。沿着走廊漫步,你会发现一些与意大利前王室萨沃亚家族有关的标志,这揭示了意大利历史的一部分。这条走廊里还有一台20世纪70年代的怀旧自动点唱机,虽然不播放音乐,却展示了过去烟草店的场景。

功能多样的老烟草店

在博物馆大厅里,展示了老烟草店的必备物品——磅秤的几种变化。如今在罗马,很少有烟草店出售信纸、信封和邮票了,但在过去,这里的每家烟草店都供应信纸、信封、明信片和邮票。磅秤是用来给信件称重的。那时候,甚至有许多新生儿的父母带着他们的宝宝到烟草店来称体重。与现在的烟草店相比,老烟草店的功能更加多样。

这座博物馆另一个不容错过之处是墙上挂着的展示意大利各地烟草店的黑白老照片以及一些旧许可证,很多古老的许可证还是手写的。时过境迁,许可证发生了许多变化。

“这座博物馆里的藏品对于了解意大利烟草店的历史至关重要。”博物馆另一名导游格拉齐亚纳·米利亚乔说。

烟草店和现代社会的许多其他事物一样,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了巨大变化。曾几何时,烟草店是可以咨询健康问题的地方。过去,意大利的烟草店和药店之间存在一定的竞争。

奎宁是一种治疗疟疾的药物。在20世纪初,在意大利许多烟草店里都可以看到“这里出售国家生产的奎宁”的标语。一项调查显示,由于当时烟草店遍布意大利各地,所以他们销售的奎宁数量比药店还多。

当然,我们不应该忘记烟草店里最名副其实的物品——卷烟。

过去,意大利烟草店只出售意大利卷烟,通常没有滤嘴。当时的卷烟品牌有Granfiltro、Eva、Tre Stelle、Edelweiss、Alfa、Nazionali Esportazione、Canastro和Due Palme等。其中,Edelweiss卷烟的尼古丁含量很低,销售对象主要是女性,她们会在家里抽烟,但在公共场合不抽烟。

除了卷烟外,老烟草店还出售雪茄、打火机、包装精美的盒装火柴、烟斗、烟嘴、扑克牌,甚至还出售印有着装大胆的女性图案的明信片、笔记本以及香水等物品。

事实上,在20世纪60年代初,意大利的烟草店就像一个集市,什么货物都有,人们日常所需的很多物品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博物馆的最后一个房间是专门用于展示意大利烟草工会活动的。毫无疑问,烟草店在意大利的历史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就像许多其他企业一样,它们已经成为社会和经济生活的一部分。因此,人们不应该对烟草工会举行罢工而感到惊讶。1971年,意大利烟草工会举行了第一次罢工。当时数千家烟草店的员工要求获得更好的工作环境和经济条件。这次罢工的原因是要求政府降低收费以及更有效地打击卷烟走私行为。

这座小小的烟草店博物馆见证了时代的变迁。罗马因这座不同寻常的博物馆而更具魅力。

崔云编译自《亚洲烟草》

茄标的故事 | 非茄客不能体会的乐趣

茄标又称指环,环绕固定于雪茄烟支之上。茄标让每一支雪茄有了自己的名字,它是雪茄厂商展示品牌和产品信息的一种宣传工具,是茄客辨别不同雪茄品牌和品类的专属标签。

△长城优品俱乐部(中海店)

茄标是一支雪茄上唯一可以雕琢品牌个性的地方,因此许多茄标都极尽设计之美,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收藏茄标也是许多茄客的爱好和习惯,留下来的茄标记录着自己的抽茄历程,标绘着自己的抽茄“版图”,这是非茄客不能体会的乐趣。

茄标如此有趣,但它并不是伴随雪茄一起诞生的,而是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关于茄标的诞生,流传着3个不同版本的故事。

故事一

俄国凯瑟琳大帝的丝带

十八世纪的俄罗斯由女皇凯瑟琳大帝(叶卡捷琳娜二世)统治,据说这位女皇是一个狂热的雪茄客,每天要抽数十支雪茄,但她经常被抽到尾部的雪茄烫伤,于是她在雪茄和手指接触的地方缠绕上了一条丝带,用来防止被烫伤和手指沾染到烟灰。

△图源长城优品Club茄友@常大胖

这个雪茄丝带就成为了第一个雪茄茄标,之后雪茄商们效仿她并进行了改进,提前把丝带缠绕在雪茄上,还在丝带上增加了雪茄信息,茄标便由此诞生。这个故事的真实性无从可考,凯瑟琳大帝真的这样做过吗?有更了解的茄友可以在评论区讨论哦~

故事二

19世纪欧洲绅士的白手套

另一说则和十九世纪的欧洲绅士有关。那时的欧洲绅士过着精致的上流社会生活,穿定制西服、戴白手套。

在品吸雪茄时,茄灰容易把白手套弄脏,为了确保干净,绅士们便在雪茄上缠绕一个布条或者类似指环一样的东西。布条的效果并不理想,最早采用的是皮革做成的指环,后来由此慢慢演变成了现在的茄标。

故事三

“冒充”古巴雪茄的德国非古雪茄

最后一种说法最受认可。19世纪初,古巴雪茄在欧洲很受欢迎,但当时古巴雪茄并没有具体的防伪方式,而当时德国已经开始生产一种最早的非古雪茄,为了拓宽销量,德国的雪茄商们便“冒充”古巴的名号销售他们自己生产的雪茄。

为了阻止这种做法,从欧洲移民至古巴的雪茄商古斯塔夫·博克(Gustave Bock)开始在他所有的雪茄上配上一枚印有他签名的纸环。到了十九世纪中,所有古巴雪茄商都开始效仿,茄标便由此流行开来。

雪茄茄标,是一件有故事的艺术品,代表着不同国度、不同地区、不同品牌的雪茄文化和人文特色。你收藏茄标吗?最喜欢哪个品牌的茄标呢?


上一篇: 江桂英:一片丹心系烟草 真情服务勤为民-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江益忠:坚守情怀 勇担重任
下一篇: 旧文新读:古巴发售潘趣朗斯代尔8-9-8亚洲限量版-旧文新读:圣克里斯托瓦尔古巴地区限量版上架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