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崇阳县局熊秋霞扶贫侧记-向吉刚:壮志扶贫路 再续乡土情

admin 25 2024-03-27 12:30:01

湖北崇阳县局熊秋霞扶贫侧记

导语

她是一位党员,率先垂范,总能在村民的田间地头看到她忙碌的身影。

她是一位干部,尽职尽责,时常手脚并用地攀爬长满青苔的陡山,走村入户。

她是一位母亲,忍痛割爱,长期驻村与村民同吃同住,和倏然参军的女儿一别即是两年。

她是一个女儿,难尽孝道,在高龄父母的殷切翘盼中做了扶贫村的“闺女”。

……

她,就是崇阳县烟草专卖局驻村干部熊秋霞。

一腔热血 做扶贫攻坚的先锋

主动请战 深入一线

2018年是全国扶贫攻坚作风建设年,也是崇阳县脱贫摘帽“交帐年”。年初,按照县委、县政府统一部署,县局决定派出一名党员干部到全县最偏远的省级深度贫困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作为一名耕耘扶贫事业七年的女同志,熊秋霞第一个站出来:“我了解扶贫工作,希望深入群众,加入脱贫攻坚行列,尽全力帮助贫困村脱贫摘帽!”

2018年3月,熊秋霞怀揣着一腔热血与勇气,启程前往距县城85公里的老胡洞村。村里唯一可以联通外界的只有一条15公里山路,路面只有3米宽,沿陡峻山体而建,弯多坡急,稍作不慎就有翻下山崖的危险。经过险峻崎岖的山路,一路颠簸进村,所见之处,即是零星稀散、深埋山间的危房、原始笨拙的生产工具、陡山间几处贫瘠的薄田……老胡洞村的现状让她深受震撼,誓要帮助他们摆脱贫困。

走村串户 广集民情

老胡洞村共有3个组,但每个组的情况都不同且复杂。为了深入了解每家每户的家庭情况,熊秋霞一到村,就开始走访全村农户查找贫困根源,又与外出务工的村民通电话联系,了解家庭基本生活情况,并向村里廖先初、廖为全等退休干部取经问道,随身携带本子一一记好。

召开党员、村民代表座谈会,聆听群众心声,通过“湾子夜话”集思广益征求全体村民意见,收集迫切需要解决的共性问题,寻找脱贫良策,做到村里的“大事小事、家长里短”了然于心。

一路风尘 做产业发展的红娘

发展之殇 举步维艰

要想脱贫,离不开产业的支撑。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核心动力,但老胡洞村的情况不容乐观:不但土地贫瘠、山多地少,且该村为青山水库水源地,为防止水污染,只能局部发展养殖业,先天条件限制着这个村的产业发展。

夜以继日 产业扶植

熊秋霞与工作队就扶贫产业的发展方向多次进行研究探讨,挨家挨户咨询村民的意见,结合老胡洞村天然林的优势,相继成立林业合作社、养蜂合作社、油茶合作社和茶叶合作社,扎实推进特色产业发展。

夏日炎炎,晌午烈日当头,熊秋霞一放下碗筷,便拿着油茶台账行走在山间地头,一户户地查看。她的本子上详细记录了每一户油茶苗种植情况。遇到恶劣天气,熊秋霞就会忧虑失眠,担心种植不久的油茶苗受影响。通过定时走访种植户,及时解决困难,为种植油茶的贫困户提供技术支持,这片贫瘠的土地终于在熊秋霞和村民们夜以继日投入心血后看到了脱贫的曙光。

倾力帮扶 成效斐然

通过近3年的努力,老胡洞村集体经济有了质的飞跃。2017年以前村集体经济为零,2017年6月底争取政府扶贫发展资金60万元,新建60千瓦民昌光伏发电站一座,年收入5万元。2018年又争取扶贫发展资金83万元,扩建80千瓦光伏发电站一座,已成功并网,配合电信、移动公司建起了大功率通讯基站,彻底改变了该村建国几十年来无网络、无通讯、无电视的历史。2020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可达15万元。

一力承担 做民生安全的卫士

建坝净水 利长远

熊秋霞看着村民多年来饮用浑浊的沟水,心里颇为沉痛,多次向上反映,在水利部门的支持下,村里决定在老胡洞村高山上建拦水坝、蓄水池。熊秋霞为了跟进了解蓄水池建设情况,多次攀爬十几里山路,沿路的石头上布满青苔,一不小心就会有滑倒的危险。退休干部王志文见到熊秋霞要去勘察现场,急忙阻拦她:“熊书记,你一个女同志,就不要上去了,你要摔了可怎么办?”“村民饮水可是大事,不亲自看看,我这心里难安。”熊秋霞的话容不得半点商量。

就这样,她多次攀爬陡山,把关水源,检查埋管深度是否适宜,是否全部覆盖。2018年12月,蓄水池顺利完工,干净清甜的泉水成功引入每家每户,彻底解决了该村安全饮水问题。村民都说吃水不忘挖井人,每次熊秋霞和工作队员们入户,农户都拉着他们的手不放,感激不尽。

民生工程 焕新容

至2019年,村里15公里山路又增加错车位10余处、防护栏11470米;山间安装水管15700米、建蓄水池4个、拦水坝6个;村内更换50千瓦变压器、安装太阳能路灯27盏......这些点点滴滴的感动,早已融入到村民们心里,饱含在一声声“熊书记”的亲切呼唤里。

一往情深 做村民心尖的闺女

连民心 启民智

“扶贫不仅在于物质脱贫,也要精神脱贫”。老胡洞村户户分散,大多相隔数公里,为了更好开展工作,熊秋霞与工作队们常自带大米、蔬菜等生活物品,与贫苦户一起动手煮饭烧菜、吃“连心饭”,边吃边话家常,认真解释说明扶贫政策,详细了解贫困户亟需解决的困难。就是这样一个一心为贫困村着想的第一书记,即便吃饭,也会拿出如数家珍的小本子,记录饭桌上村民的心声,时刻不忘为村民谋幸福,为村落谋发展。

体民情 解难题

胡秋来的媳妇坐月子,熊秋霞听说后买鸡去看望;黄细菊动了手术,她也自掏腰包送慰问金前去探望;洪水泛滥,她第一时间带领工作队和村干部查看河堤,并到三组最偏远独居的陈旭辉家中询问汛期生产生活和山羊养殖情况;张阳武产出十年难得一见的蜂巢,没有销售口,熊秋霞了解到情况后,主动替他联系同事、朋友,一批又一批的蜂蜜被送出大山,帮助张阳武解决了燃眉之急……

2018年12月份,脱贫攻坚到了最后的关头,国办扶贫考核组在湖北验收。30号清晨,崇阳县迎来2018年首场降雪,气温骤降,贫困户的衣食冷暖成了熊秋霞最牵挂的事。她带着工作队,顶风冒雪及时查看雪情灾情,进村入户一一进行走访慰问,告诫他们要注意做好防寒抗冻保暖,有问题随时联系工作队。同时在危险路段竖立“禁止通行”道路警示牌,帮村民铲除道路积雪,确保群众安全过冬。31号,因自带的粮食吃完,大雪封山,不能通车,熊秋霞与工作队员徒步8公里,历时4个小时到达高枧乡再租车回家。

一抹红霞,做守望大山的脊梁

坚定初心 用情驻守

2018年是老胡洞村脱贫关键年,熊秋霞不论何时,都坚守在脱贫攻坚的一线,常常整月整月不回家,放弃了中秋、国庆、元旦、元宵等节假日以及年休假。用她的话来说,“老胡洞村是我的第二个家,村民都是我的亲人,一日不看到他们脱贫我的心放不下”。

2018年9月,熊秋霞突然得知女儿不日即将启程参军,回想数月未曾陪伴女儿,不曾想这参军一别即是两年。作为母亲,她对女儿的愧疚愈加浓烈,夜夜难眠,每当提及,便会眼圈泛红。在精准扶贫这场持久战里,她将对女儿的思念深埋于心底,选择了群众,选择了一心投身于党的事业。

勤勉自立 始终如一

熊秋霞驻村以来,自带锅盆碗筷、油盐米面等生活用品,在老胡洞村安置点安营扎寨。由于老胡洞村距离崇阳县城约85公里,高枧乡到老胡村没有交通车和小卖部,只能每周一从县城购齐一周的生活用品,在村工作五天四夜,过上了自炊自食不扰民的扶贫生活。

2018年底,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建成后,熊秋霞才从租住的农户家中搬进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医务室里的单间房,房里简单素净,一张木板床、一张小书桌、一个简易布衣柜,桌上摆放着扶贫学习资料和洗漱用品,大白天里还随处飞舞着长腿大蚊虫。

在三年的时间里,熊秋霞早已把心托给了大山,把情系给了村民,不忘初心,始终如一,将主动请战的宣言深深融进她的扶贫事业中。

2018年2月,被湖北省烟草局(公司)评为

2015-2017年度湖北省烟草商业系统

扶贫工作先进工作队

2019年9月,被湖北省烟草局(公司)评为

2018年度湖北省烟草商业系统

最美扶贫工作队

2019年2月,被中共崇阳县委、崇阳县人民政府评为

优秀驻村扶贫工作队

2019年1月,熊秋霞个人被中共崇阳县高枧乡委员会、崇阳县高枧乡人民政府评为

精准扶贫优秀个人

2019年7月,被中共崇阳县高枧乡委员会评为

优秀共产党员

并作为优秀共产党员代表上台发言。

七个春秋,心怀贫困群众;五百多个日夜,扎根贫困村。她的足迹遍布每一寸黄沙小路、每一条崎岖山涧,她的真情流淌过每一颗被贫困压榨的心。

一个未完的故事

2015年,乙未羊年。

这一年,王玲44岁,是安徽省枞阳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的一名普通党员。与疾病抗争康复后,在单位和家人的关怀下,她重拾信心和美好,回到工作岗位。

这一年,余凤英60岁,是枞阳县会宫镇庆华村的一位普通妇女,丈夫因治病花光了家里的积蓄,一家人忍受着疾病和生活的双重压力。

这一年,枞阳县局(营销部)积极响应党中央精准扶贫的号召,全体党员干部一对一结对帮扶庆华村68户贫困户。王玲和余凤英,两个生活迥异而又共同经历了磨难的女人,在看似不可能有交集的“轨道”上相遇了。

第一次走进余凤英家,王玲被这个家庭无比压抑的气氛包围。“老伴需要化疗,是个无底洞,已经成家的儿女在外打工养家糊口。”余凤英喃喃自语。一种似曾相识的阴霾笼罩在王玲心头,她下定决心,要帮眼前这个瘦弱的女人和这个穷困的家庭走出困境。

作为一名党员,在工作和生活中,王玲常常帮助老弱病残零售客户,但她知道,这次不是简单的给予就能解决的问题,必须从根本上帮这个家庭重拾生活的信心。

经过了充分的调研和思考后,王玲全面掌握了余凤英的家庭情况,并为她量身制定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帮扶计划。

第一步,重拾生活信心。王玲决定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实际行动打消这个家庭的顾虑。她先是现身说法,说自己的求医问药之路,说自己与疾病斗争的过往,说自己的康复过程,说自己的坚持和生活的回报。接着,她宣传国家相关政策,一项项讲解帮扶政策。同时,王玲多次往返村委和相关医疗部门,一件件落实余凤英丈夫的就医报销事项。

第二步,解决实际生活困难。余凤英夫妇舍不得购买任何营养品,王玲每月给他们带去牛奶和新鲜的水果,还自费帮其购买营养品、部分药品。余凤英家的自来水安装在墙外,冬天使用非常不便,王玲想方设法帮他们把水管接到家中。逢年过节,王玲还总是拎着生活必需品上门,送上祝福的同时也给余凤英带来最真切的关怀。

第三步,找到收入来源。枞阳县局(营销部)投入帮扶资金,给庆华村的贫困户购置果树苗、猪仔、鸡苗等,并提供技术指导。受惠于此,余凤英夫妇种植了西瓜、桃树,养殖了猪和土鸡,王玲想办法帮他们打开销路,自此,这个家庭有了相对稳定的经济来源。

在这样的倾情帮扶中,2018年,余凤英一家顺利脱贫。

脱贫目标实现后,王玲每个月依然会拎着日用品来到余凤英家,就像一个女儿回娘家;余凤英也会积攒下许多土鸡蛋,要王玲带回家去,就像一位淳朴的母亲。

2021年,辛丑牛年。

这一年,王玲50岁,即将退休,但她对党的事业、对乡村振兴工作的热忱依旧。

这一年,余凤英66岁,她家的家庭债务已经还清,生活逐步向好。在党的好政策中,在枞阳县局(营销部)和王玲持续不断的帮助下,余凤英的脚步在走向小康的征途中越来越有力、越来越坚实。

今天,王玲和余凤英早已成为彼此生活中不可割舍的一部分,她们早已成为血脉相连的亲人。

乡村振兴路上,她们的故事,还在继续。

杨慎喜:不负青春不负村

今年7月,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各项工作,新的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进驻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板庙村,第一书记杨慎喜在完成工作交接后,他的八年驻村扶贫工作正式告一段落。

2013年,杨慎喜被陕西商洛市烟草专卖局(公司)选派到板庙村驻村开展帮扶工作。从此,村里百姓的每件小事都成为杨慎喜的“心头大事”,他眼里有活儿、心里有群众、脚下有行动。

板庙村村民李秀芝患病多年,后又遇老伴去世,心力交瘁。因家庭相对贫困,她无钱治病,平时只是在病情严重时买点药。在一次入户走访中,杨慎喜发现老人浑身浮肿,脸色苍白,行动十分困难,便立即开着自己的车将老人送往医院,并协助办理好住院手续。经过治疗,老人的肺心病得到了有效控制。李秀芝逢人就说:“要不是杨书记当时救我一命,我早就没了。”

板庙村村民何善真的儿子8岁时患上肌营养不良,为了给儿子看病,他们花了近20万元,家庭生活陷入困境。在杨慎喜的协调努力下,何善真成为村里天竺山泉水厂的员工,不仅有了一份工资,还可以每天回家照顾儿子,何善真内心充满感激。

杨树沟村组长期以来没有资金安装路灯,村民生产生活很不方便。杨慎喜专程赶回单位汇报协调。很快,10盏崭新的太阳能路灯安装到位。灯亮了,老百姓的心也亮了。

板庙村异地搬迁后,村民生产生活方式发生变化,之前用来生火做饭的柴禾无处安放,临时码堆存在安全隐患。杨慎喜当即发动商洛市局(公司)机关干部职工捐款6.2万元,为所有搬迁群众购置了电磁炉套装,解决了村民的做饭难题。

“干,就要干出个样儿来。”针对村内丰富的水资源和中药材、水果种植历史,在与村两委班子反复调研座谈后,杨慎喜确定工作思路,着重在“药、果、畜、水”上做文章。

通过多年努力,板庙村累计发展中药材1500亩,产值300万元;发展养猪2300头、养鸡5万只,产值480万元;种植板栗1200亩,实现产值36万元,当地百姓脱贫致富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驻村八年,杨慎喜累计协助争取各类资金240万元,实施脱贫项目21个,铺设引水管道7000米。村集体经济实现年收入7.5万元,安全饮水、安全住房实现全覆盖,村卫生室、道路硬化全面达标。入股村集体经济村民年实现分红1000元,帮助171户562人实现脱贫……

杨慎喜所带领的驻村工作队荣获“商洛市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三名队员相继荣获全省优秀驻村工作队员、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杨慎喜本人荣获全市优秀第一书记。面对荣誉,杨慎喜欣慰中透着淡然。他表示,参加驻村工作,和老百姓打交道,他更在意老百姓的满意度。“驻村扶贫过程中,没给百姓办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政府和百姓对我们的好评,也算是对大家长期驻村扶贫工作的一种肯定。”杨慎喜笑着说。

“只要老百姓的生活越过越好,我们鞋子多穿烂几双,脚下再多走几段路,脸庞变得瘦点、黑点无所谓。”回忆起在驻村扶贫的点点滴滴,杨慎喜的语气平实而坚定。

杨慎喜(右二)在向贫困群众了解生活情况。

向吉刚:壮志扶贫路 再续乡土情

向吉刚(右)同瓦沧村村党支部书记在查看食用菌大棚的第一批成品菌。夏佩摄

“山清水秀沥青路,小院洋楼比比高,阡陌田园新风貌,今日春风胜往朝。”今天的湖北省竹溪县桃源乡瓦沧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是名副其实的新农村。这一切变化还得从瓦沧村驻村第一书记向吉刚说起。

2015年,全国开始脱贫攻坚,要选派有责任、有担当、有基层工作经验的人去开展扶贫工作。时任丰溪烟站站长的向吉刚主动报名,毅然决然地承担起了“第一书记”的重担。没想到这一去,他便与桃源乡这片土地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2015年8月到达瓦沧村后,由于是第一次接触精准扶贫,向吉刚决定从熟悉村级情况开始。通过对瓦沧村358户1037人两个多月的走访,摸排当地贫困户的生活、生产基本情况,在工作队走访之后,向吉刚决定和村委会一起狠抓精准识别,实现贫困户重点突破,争取各方面资金投入,建立常态化走访机制,用村集体产业发展,助力贫困户不断增强自身“造血”能力,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

为了拉动内需,促进瓦沧村经济发展,充分让利于民,向吉刚及其工作队经过多方面走访和民意调研,决定在瓦沧村建设食用菌加工车间和养菌大棚。经过多方筹集资金,一共为瓦沧村筹款200余万元,建设起了2000平方米的食用菌加工厂和800平方米的养菌棚架,年产值达到120万元,每年为瓦沧村富启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固定增收20万元,拉动本村100余人就业。为了充分带动产业的辐射作用,利用好食用菌加工场,联合桃源乡的中坝村、古峰村,为其提供食用菌棒生产加工,充分实现了“以产业促就业,以产业促发展”的初衷。

“记得向书记刚刚来到瓦沧村的时候,村委会还是破旧的小瓦房,办公条件十分简陋,现如今的瓦沧村村委会,应该是瓦沧村最靓丽的一道风景线。”村党支部书记乐呵呵地说。2017年,向吉刚为瓦沧村争取到了170多万的项目建设资金,对村委会进行重建,先后建起了党员活动中心和800平方米的办公大楼。明亮大气的办公环境,让大家伙儿有了正儿八经的办公地点,更是圆了瓦沧村几代村党支部书记建楼的心愿。

在瓦沧村,没有一个人不认识向吉刚,当地老百姓都亲切地称呼他为“老向”。向吉刚最自豪的就是解决了当地老百姓的安置房问题。2016年,瓦沧村很多村民都是住在附近的山上,交通不便,遇到下雨下雪更是无法出行。有时候遇到山体滑坡,村民的生命安全都受到严重威胁。

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建设易地搬迁住房就成为了向吉刚心里最大的疙瘩。从2017年开始,向吉刚书记积极响应政策号召,并充分争取国烟扶贫易地搬迁项目的资金支持,为瓦沧村建设起了9375平方米的安置房,解决了137户、375余人的住房问题。家家户户都住上宽敞明亮的大房子,沿途街道房子接踵并立,再加上新修的公路,瓦沧村村党支部书记笑着说:“如今的瓦沧村就是妥妥的‘村级乡’。”

向吉刚在2020年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时,最舍不得他走的就是退伍残疾老兵甘承银。在退伍回家后,身残志坚的甘承银有着革命军人的大无畏精神,自主创业,开办了木质产品加工厂。可惜由于文化水平不高,又不懂网络,产品销路不畅。在工厂即将倒闭的时候,摸排走访的向吉刚了解到情况后,联合村集体,寻求竹溪烟叶分公司、农业农村局等单位的支持,鼓励企业公职单位的员工购买甘承银的产品。同时,让甘承银学习网络销售,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建立了稳定的销售渠道,每年固定增收四五万元。甘承银总是说:“没有向书记,没有驻村工作队,我这个小加工厂可能早就倒闭了,真的是打心眼里感谢他们。”甘承银境遇的改变,是向吉刚脱贫攻坚成果的一个真实写照。现如今,甘承银成为桃源乡有名的脱贫户,成为“身残志不残、脱贫靠自身”的经典代言人。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变的是帮扶村,不变的是为乡村事业发展的一颗赤子之心。“虽然还有几年就要退休了,但还是希望用好最后几年的驻村时间,把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工作做好、做实,也算是为自己的驻村生涯画上一个完满的句号吧!”甘承银笑着说。

六年扶贫,真情帮困,十年驻村,无怨无悔,向吉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湖北桃源乡乡村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更为改革开放以来新中国农村振兴的发展添上了不可或缺的一笔,这样的人值得尊敬,这样的榜样值得学习!

张国庆:点亮乡村新生活

张国庆(右)慰问留守老人

在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中,江苏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人力资源部的青年党员张国庆勇挑驻村第一书记重担,将火热的青春奉献给广阔的田野。

2018年,张国庆受单位委派加入江苏省委驻泗阳县帮扶工作队,担任李口镇渡口村第一书记。驻村两年间,他带领渡口村实现了从镇里“吊车尾”到“领头羊”的转变,让当地群众过上了新生活。

初到渡口村的情景,张国庆至今难忘——进村路颠簸狭窄,尘土随着车轮四处翻飞。村党支部办公室是两间透风漏雨的旧瓦房。村干部平均年龄63岁。村子脱贫攻坚的难度超乎他的想象。

“扶贫先扶志,特别是村两委班子一定要增强战斗力。”张国庆决定“三箭齐发”——大力加强党组织建设,优化村两委人员结构,吸引村里有威望的致富“能人”和青年大学生加入村两委;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争取帮扶资金,建起党群服务中心。

在渡口村党群服务中心落成仪式上,鲜红的党旗升起来,同样“升起来”的还有村两委的战斗力和积极性。村两委带领村民拓宽进村路,狭窄的单车道变成了宽阔的双车道,直接连通了县道。道宽了,路通了,群众致富的信心更足了。

张国庆了解到村集体有建厂房、发展蔬菜产业等想法,他很认可:“脱贫攻坚一定要有长效的产业作支撑,不然很容易脱贫又返贫。”他积极跑审批,请专业人员来村里勘探、规划,磨破嘴皮、踏破脚皮,四处奔忙。

功夫不负有心人。新建的厂房在渡口村拔地而起,租赁给当地纯净水生产企业,许多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占地300亩的蔬菜扶贫产业园也建成投产,村民在政府引导下流转了土地,不仅拿到了租金,还在产业园里找到了活干。

渡口村大棚里的西瓜丰收了,村民们品尝着在家门口种的西瓜,笑着说:“甜,真甜到了心里。”

要想让村里的生活真正甜起来,还要让村民的思想活起来、村里的环境美起来。

张国庆通过走访发现村里许多年轻人进城打工了,老人们常说村里“冷冷清清”。“一定要让村里活起来。”张国庆暗下决心。他与村两委一道积极争取资金,为村里建起了4000多平方米的文化广场。

为了进一步美化村子,张国庆拨通了当地一位花卉企业家的电话,说明了村里的状况,并询问能否以成本价购买一批树苗。对方被张国庆的为民情怀所打动,欣然应允:“为老百姓办实事,我们企业也责无旁贷。”

花花草草运来的时候,村里的男女老少全出动了,有的帮着搬运,有的帮忙栽种,村里比过年还要热闹。种绯红晚樱时,村里一位大姐说:“张书记,我在杭州打工时见过这个花,好看得很哩!”张国庆笑着说:“今后,咱们渡口村也有大城市的美景啦!”说罢,乡亲们笑成一片。

第二年,繁花盛开,香气四溢,文化广场上热热闹闹,广场舞成了许多村民每晚的固定活动。60多岁的李大娘喜不自禁:“现在俺们村欢声笑语多了、争吵打骂少了,运动健身的多了、生病住院的少了。”

扶志又扶智,合力拔穷根。张国庆驻村期间,渡口村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全面提升,小学修缮一新,河清水绿,村里灯火明、路相连。更可喜的是,村子的“造血能力”显著增强,党建引领激发起群众致富奔小康的闯劲,渡口村成功甩掉了省定经济薄弱村的帽子。

近年来,张国庆先后荣获“2018年度烟草行业扶贫工作先进个人”和“江苏省省级机关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上一篇: 孙成顺:从小学徒到大工匠-适合自己的雪茄
下一篇: 出门的时候通常会带什么样的雪茄套?-雪茄上的玻璃纸到底有什么作用?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