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以匠心“慧”就茄品-施玮玮:影像背后的匠心

admin 24 2024-03-15 20:30:01

在路上,以匠心“慧”就茄品

“没有人生来是工匠,想成为工匠就要始终在路上。”

10月16日,在山东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济南卷烟厂雪茄车间,当被记者问及对于工匠的认识时,首席卷制师庄铭慧一边用浸染着淡淡雪茄色的手指检查一件刚刚完成的产品,一边认真地说道。

自庄铭慧从事手工雪茄卷制至今已有12个年头,她相继获得了“齐鲁工匠”“山东省轻纺行业金牌职工”等荣誉。12年里,她秉持着“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的理念,在通往工匠的道路上不断问道求索。

起步:从“识”到“知”

2011年,25岁的庄铭慧走上了雪茄卷制工岗位。对于这个从未接触过雪茄的年轻人来说,眼前的一切都是全新的。

在师傅董希静的指导下,初出茅庐的庄铭慧在上手卷制前,首先要完成与雪茄的“深入对话”。

“不了解雪茄、不懂雪茄,就不可能卷制好雪茄。”庄铭慧回忆道,“在认真参加厂里组织培训的基础上,我会利用碎片时间恶补雪茄知识,探寻一片片茄叶如何在轻拢慢捻之间成为一件件令消费者满意的产品。”

在这段与雪茄从相识到相知的磨合期里,来自海外的“外援”也给了她不少帮助和启发。

彼时,山东中烟与墨西哥图伦特公司开展合作交流,来自该公司专家的授课,既包含了系统性的雪茄知识框架,也展示了许多与国产雪茄不同的风格元素,为庄铭慧“打开了崭新的窗口”。

“走路时、吃饭时,哪怕在睡觉时,脑袋里都是雪茄。”回想起那段日子,庄铭慧嘴角浮现出一抹笑意,“也许这就是一种缘分,从初次邂逅起,雪茄就慢慢融入了我的工作与生活。”

进阶:从“手熟”到“熟手”

庄铭慧至今仍保留着一个习惯,每次卷制雪茄前,都会屏气凝神思考一会,再开始动手。

“这是一开始学习卷制时养成的习惯,就跟画竹一样,只有先在脑海里勾勒出作品的脉络,才能更从容地创作。‘胸有成竹,才能画好竹’是师傅在我独立卷制时传授的第一课。”庄铭慧说。

除了指导庄铭慧在卷制前打好“腹稿”之外,董希静还鼓励她在初期放开手脚大量尝试卷制,以便快速形成肌肉记忆,实现“唯手熟耳”。

手工卷制看似简单,实际难度却超出她的想象。仅仅是裁切茄衣这一过程,她就总是掌握不好力度和方向,经常是辛辛苦苦裁上半天,最后却做了无用功。

遇到困难不是想到放弃,而是迎着困难朝前走。每次失败后的短暂沮丧,都被庄铭慧转化为“成为更好自己”的动力。她把从师傅、同事那里集纳来的卷制要点记录在笔记本上,部分重点工序则拍成图片添加备注。在实践中,她依照这些汇总起来的“秘籍”分步骤、有节奏地攻克了一个又一个卷制难点。

“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在日复一日的练习中,庄铭慧的卷制技艺不断提升。

“一天天过去,看着自己的‘作品’被越来越多老师傅和同事点赞,自信心越来越强。”庄铭慧拿出自己设计的一款创意雪茄,“从‘手熟’到‘熟手’,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此后,在保证日常生产的同时,我开始涉猎异型雪茄卷制和雪茄创意作品制作。”

跨越:从“展茄艺”到“创茄技”

2019年,深圳,国际雪茄博览会现场,山东中烟中央展示区雪茄创意造型展示台前人头攒动。不少参展人员都被庄铭慧及其团队结合巨型雪茄及其他异型雪茄组合布置的创意造型所吸引,其中不乏一些国际友人。

创意作品得到的一系列认可和好评,让庄铭慧更为自信地走进国际雪茄博览会雪茄卷制比赛赛场。

“参赛选手不仅有来自全国四家雪茄生产企业的卷制师代表,还有来自古巴和多米尼加的卷制大师。”庄铭慧回忆道,“当时并没考虑那么多,只是一门心思扑到作品上,力争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水准。”

只见片片雪茄烟叶在庄铭慧手中徐徐舒展,平整、裁剪、调配、揉卷,一件件饱含匠心的作品呼之欲出。最终,她战胜了自己,也战胜了其他参赛选手,拔得头筹。

竞赛获奖后,庄铭慧的身影更加频繁地出现在各类雪茄文化交流活动中,她在展现鲁产雪茄制作工艺的同时,积极传播雪茄文化。

也正是在此过程中,庄铭慧的眼界更加开阔,通过与众多雪茄客交流,近距离聆听“来自市场的声音”。“以前都是埋头生产一线,关起门来磨炼自己的技艺,力求给消费者提供最好的产品。在与消费者深入交流后,意识到打造茄品不仅需要专心与专注,还应根据市场需求持续创新。”庄铭慧坦言。

“一定,固定裁切刀的长度尺寸,对内胚烟进行两端裁切,完成内胚烟卷制;二压,使用定型器将卷制好的烟胚加压,适时旋转烟胚……”

如今,卷制工广泛使用的“五步三刀”卷制法便是庄铭慧的创新成果代表。该成果在保障产品质量的前提下简化了卷制工序,优化了卷制工具,提升了卷制效率和茄衣烟叶利用率。近三年来,她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5项,发表成果论文4篇,取得技术创新成果1项,主持参与六西格玛和QC项目4项。

今年,她迎来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庄铭慧创新工作室,在那里,她能够更好地对雪茄卷制技术、卷制工器具开展研究和创新。

换挡:从“一花独放”到“百花齐放”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庄铭慧清醒地认识到,鲁产雪茄发展,需要更多高技能卷制人才,要将自己从前辈们身上学习到的钻研与担当精神毫无保留地传承下去。

近年来,她开始频繁地出现在各类培训讲堂上,为学员们传授压箱底的雪茄卷制技艺。在生产一线,她亲自示范,身后里三层外三层围满学生的镜头,也时常出现。

为了更好地增强自身授课能力,适应年轻人的学习习惯,庄铭慧在日常钻研精进卷制技艺的同时,学习了课件制作、卷制短视频制作,并在家中对着镜子模拟授课。每次授课结束后,她会根据学员现场反馈,对授课内容进行微调。

去年,她制作的“手工雪茄卷制教学”教学素材,在第三届山东省轻纺行业劳模和工匠人才教学视频大赛中荣获一等奖,便是对其教学能力的认可。

“如今的卷制工有了更为良好的成才环境,不仅能够在线上线下接触到丰富、详实的学习资料,还能够根据自身特长选择成长路径。”看着一批又一批的年轻人走上卷制工岗位,庄铭慧满眼都是自己刚到车间时的记忆,也为他们能够有着更好的成才成长环境而欣慰。

庄铭慧今年与90后徒弟柏明月签订了定向师带徒协议,在消化吸收以往老师傅好经验、好做法的基础上,探索拟定成长路线图、建立成长档案等更为个性化的带徒弟策略,以便更好地实现高级卷制人才的青蓝相继。近年来,她累计培养手工雪茄卷制工300余人,其中一部分人已经成长为车间卷制技术骨干。

12年,从青涩到成熟再到独当一面,庄铭慧始终不改对雪茄的热爱。12年,以匠心“慧”就茄品,她始终在路上。

“齐鲁工匠”庄铭慧参加雪茄文化交流活动,进行手工雪茄卷制工艺展示。

庄铭慧(左)教授徒弟柏明月上茄衣技术。

(本文配图由山东中烟济南卷烟厂提供,视频由本报记者李扬、通讯员公斌制作)

谷星慧:与“蚜”交锋 以“蜂”克“蚜”

近日,云南省普洱市墨江哈尼族自治县、玉溪市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2023年烤烟收购工作相继落下帷幕,两县烟农总收入分别超过3.17亿元和2.64亿元,圆满实现烟叶“产值和质量”双提高。在烟蚜茧蜂防治蚜虫等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下,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作为《寄生性天敌蚜茧蜂防治蚜虫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项目主要完成人之一,玉溪市烟草专卖局(公司)技术中心、烟草行业病虫害生物防治工程研究中心的高级农艺师谷星慧表示,以“蜂”克“蚜”的技术应用,让“稳烟区、稳烟田、稳烟农、稳收益”的长效发展机制正在形成。

谷星慧(前排白衣服者)在全国烟草行业蚜茧蜂防治蚜虫技术培训会上介绍蚜茧蜂繁育技术(资料图)。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 供图

与“蚜”交锋 繁“蜂”克“蚜”

谷星慧是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植物营养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自2007年到玉溪市烟草公司通海县分公司河西烟叶工作站工作就加入到《寄生性天敌蚜茧蜂防治蚜虫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项目组。

在项目研究之初,为了探明云南蚜虫与蚜茧蜂种群分布特征、以及主要农作物蚜虫危害规律,确定最佳放蜂时间,谷星慧经常深入野外、深入田间,采集标本、调查数据。她主要参与的“烟蚜茧蜂防治烟蚜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项目获2013年中国烟草总公司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这是云南烟草农业获得的第一个省部级一等奖。

2015年,谷星慧开始了蚜茧蜂产品化规模化生产技术的研发。为了提高繁蜂效率,实现蚜茧蜂的规模化生产,经过上百次试验,她和团队开发出自动回转立体蚜茧蜂繁育系统,研究突破了蚜茧蜂僵蚜的收集、储存、运输及产品制作技术;开发出了僵蚜收集器、僵蚜筛选机、僵蚜产品制作设备,僵蚜保存运输装置,构建了以“快速收集、精准除杂、定量分装、储藏释放”为核心的蚜茧蜂工程化高效生产技术体系。为了保证蚜茧蜂产品质量,她还制定了蚜茧蜂产品质量标准,实现了蚜茧蜂机械化规模生产,助推了蚜茧蜂走向全国,走向大农业。

谷星慧(右一)在全国烟草行业蚜茧蜂防治蚜虫技术培训会上讲解蚜茧蜂防治蚜虫技术(资料图)。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 供图

为了实现蚜虫生物防治技术从烟蚜茧蜂单一蜂种向多种蚜茧蜂种类复合放蜂的拓展和跨越,谷星慧又拓展思路,发明了“一种菜蚜茧蜂繁殖方法”,并投入生产。采用复合放蜂后,蔬菜上的蚜虫防治效果得到了明显提高。除此之外,她参与研发的“一种轮作烟田烟蚜的生物防治方法”“烟蚜茧蜂越冬保种繁育方法”“烟蚜越冬保种繁育方法”“一种僵蚜自动定量分装机”“一种僵蚜的采选定量分装及存储释放方法”等核心发明均获得国家专利并投入使用。

技术研究成熟后,蚜茧蜂相继作为云南省和国家烟草专卖局的主推生物防治技术向全省及全行业推广。技术推广之初,难免会有困难。于是,她又承担起了培训及推广工作。2010—2016年,她作为主要负责人之一,成功组织举办云南省及全国烟蚜茧蜂防治蚜虫技术培训15期;作为行业病虫害绿色防控专家组成员,共培训云南、贵州、四川、山东、福建等全国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烟草商业系统学员1600余人次,为该项技术的推广应用培养了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生态之道 绿色以行

在推广过程中,为了解决各地的技术落地容易走样的问题,谷星慧又着手技术标准的制定。2012年,她参与制定了《烟蚜茧蜂防治烟蚜技术规程》行业标准,该标准获2015年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和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联合颁发的标准化创新贡献奖;2019年,主要负责编制了该项技术的国家标准,这也是云南烟草农业第一个国家标准。标准的发布实施为各地技术推广提供了技术依据,大大提高了技术实施的到位率,保证了技术的实施效果。2010年以来,全国累计推广应用2.1亿多亩,2018年被联合国粮农组织作为害虫生物防治的主推技术和典型成功案例向全球推介,使小小的蚜茧蜂走向了大世界。

谷星慧在研究蚜茧蜂保种技术(资料图)。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 供图

在应用过程中,人工释放天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受到广泛关注。谷星慧本着科学严谨负责的态度,深入研究了蚜茧蜂释放的生态效应,对释放蚜茧蜂的生态效益及生态安全性进行了科学评价。

今年7月18日,在云南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谷星慧作为主要完成人之一的《寄生性天敌蚜茧蜂防治蚜虫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项目获得2022年度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回忆起蚜茧蜂防治蚜虫技术的发展历程,谷星慧感慨良多。她说:“虽然研究和推广的过程很艰辛,但是生物防治技术的最大受益者是农业生态环境,是我们人类自己。经过多年的推广应用,已经在农业生态系统形成了稳定的蚜茧蜂种群,蚜虫虫口密度控制在经济阈值以内。技术实施以来,放蜂区域内的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恢复。”

除了参与蚜茧蜂研究之外,她还先后参与了丽蚜小蜂、叉角厉蝽、昆虫病原线虫等多项生物防治技术的研究,被称为烤烟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研究与推广的“花木兰”。

张慧洁:兰心“慧”质守初心

谦谦有礼、温文尔雅是她的待人接物之道,坚韧执着、一丝不苟是她的职业操守之本,笃学好思、业精于勤是她的学而不厌之义。2023年2月,她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知识储备,成功入围第二期烟草行业青年会计人才。

她,就是山东中烟青州卷烟厂财务管理处资金管理员张慧洁。

深耕不辍,筑牢业务之基

张慧洁在翻阅凭证进行会计基础工作自查。 程小苓 摄

自2013年入职以来,张慧洁始终保持着“败而其志不折”的坚忍不拔、“业无高卑志当坚”的执着坚守。

费用核算时,她仔细核查发票、逐个核对订单,原始凭证、银行回单、记账凭证充斥着每一个平凡的日子,周而复始的工作将一颗颗扎根岗位的种子播撒在她内心深处。往来管理时,她核查每一项总账科目,逐条查摆往来账款未清事项原因,落实承兑汇票流向,梳理长期挂账事项。存货管理时,她熟知每一个仓库分布、熟悉每一类存货用途,从每一个垛位开始摸清存货资产管理的脉络。财务分析时,她深入业务实质,从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到运输费用里程判定,从卷烟价格调整到税收入库周期差异,一个数字、一张报表、一个原因、一项建议,在加减乘除四则运算间探究数字的奥秘与逻辑。

张慧洁把扎根本职作为自己的不懈信念,把深耕业务作为自己的谆谆誓言。在每一个平凡的时日里,用每一丝坚持不懈的努力和甘守平凡的坚持把普通的业务标注上不平凡的注解。

攻坚克难,锤炼担当之魂

张慧洁在审核整理记账凭证。 程小苓 摄

2023年1月,随着智能核销系统的上线,资金管理业务独立剥离出来,张慧洁挑起资金管理的重任。面对全新的业务类型、繁琐的业务事项、众多的部门、紧迫的时间,她从制度入手学习审核规则,从ERP操作手册入手学习实务操作,对每一个环节慎之又慎地反复验证。

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笃行,弥足珍贵;惟其磨砺,始得玉成。接手资金管理业务后,她反复研究新政策,审核保函金额;她反复沟通银行,核实保函类型,确认是否有子账户形成,梳理办理保函各层级需要的资料;她反复协调衔接流程,积极推进办理进度。一个月,从衔接银行到完成厂级、公司级资料准备,她将遇到的问题汇总成清单,将业务清单整理成思路。两个月,她将办理保函的流程和思路形成文字资料,着手修订《资金管理办法》,将业务制度化、流程化、程序化。

参与《建立财务运行分析风险防控机制》是她对提升财务分析质量思考的最佳验证,《提高企业涉税风险点识别个数》是她对强化企业涉税风险防控思考的最佳证明,《EPC模式下基建项目财务管理模式的搭建与应用》是她对规范项目财务核算思考的最佳说明。

“于无路处开新路,于荆棘处辟坦途”。关于初心的信仰让张慧洁的奋斗征程更加辽阔,关于初心的志向让她攀登的坐标更加高远。

笃学善思,铺就前行之路

张慧洁在进行数据统计及财务分析。 王玉喜 摄

“笃守正道,以新致胜。”张慧洁时刻在学习的星河中瞭望北斗,在学习的潮头中逐浪攀高。为了提升知识储备,她重新拾起对英语、数学的学习,自学通过全国硕士研究生专业硕士联考,三年的时间,她伏案撰写论文的身影映照着她笃学不怠时的每一片星光。

为了准备山东中烟公司“泰山杯”财会知识竞赛,她反复操练进行试题测试,提高知识储备量;她精心斟酌稿件,将文稿烂熟于心提升演讲表现力;她潜心练习抢答速度,揣摩计时规律,提升抢答成功率。山东中烟第一届“泰山杯”会计知识竞赛获二等奖、山东中烟第二届“泰山杯”会计知识竞赛获个人一等奖、山东中烟第三届“泰山杯”会计知识竞赛获个人二等奖……她用潜心钻研的每一个时日诠释着时间酿酒,余味成花。

“少年何妨梦摘星?敢挽桑弓射玉衡。”张慧洁用每一个数字记录她扎根本职、立足岗位的潜心与专注,用每一个步伐见证她拾级而上、砥砺前行的初心与坚守。她用每一颗赤诚的心怀热爱,伴着满天星辰奔赴万丈山海。

施玮玮:影像背后的匠心

再大的风雨也阻挡不了她出发的脚步,再寒冷的天气她也要把摄像机稳稳地端在手上,再紧张忙碌她也要加班加点剪辑素材……她就是曲靖卷烟厂党建工作部电视媒体后期制作工作者、曲烟2020年度“优秀党务工作者”施玮玮。

她在车间采访,她在会场拍照,她在办公室剪辑片子……约施玮玮采访是件很难的事。5月20日上午,记者终于在曲靖卷烟厂党建工作部“堵”到了施玮玮。“我正在剪片子,采访时间能不能短一点。”盯着电脑屏幕的施玮玮急促地说,“其实我个人没什么好说的,宣传工作尤其是视频的摄制,都是依靠团队的力量共同完成的,作为工厂的宣传工作者,我们的职责和使命就是按照厂党委的要求,发好声、鼓好劲、加好油,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做的。”

“扶贫路上的每一个脚印都是春天的来信。”这是施玮玮前往会泽多地对曲靖卷烟厂脱贫攻坚工作采访后,对工厂扶贫工作的总结。

2020年她和同事三次前往会泽采访曲靖卷烟厂脱贫攻坚工作,期间,她拍照、摄像、写稿、后期制作做到一肩挑。

“从会泽县金钟街道石鼓社区到钟屏街道鱼洞社区和以则村,我和同事一次次留下奔波的足迹。”施玮玮说,采访期间,我们不断记录着扶贫工作队是如何加大对会泽县金钟街道石鼓社区、钟屏街道鱼洞社区和以则村投入力度;如何确保全面实现村组道路得到全面修整、硬化;如何进行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如何确保非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得到持续资助的点点滴滴。

施玮玮说,为了让厂里职工知道扶贫工作队的艰辛和不容易,采访结束后大家立即加班加点,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话语体系制作了图文故事《小世界藏着大梦想——曲靖卷烟厂挂钩扶贫点教育扶贫基础设施建设掠影》,通讯《勤劳浇开幸福花奋斗铺就小康路——曲靖卷烟厂脱贫攻坚工作之产业帮扶侧记》,专题片《会泽12小时》等。此外,在厂内道德讲堂上,她以记者的视角向广大职工宣讲企业精准扶贫工作成效及驻村工作队员扎根扶贫一线的感人故事。

凡事想在前、学在前、干在前是施玮玮一直的工作准则。尽管已经在这个岗位上工作21年,但施玮玮对工作的敬畏不减半分,热爱不减一毫,恪尽职守、本领过硬、勇于创新、业绩出色,她和团队共同拍摄制作了众多专题片,如建厂50年《一起走过的日子》,反映普通职工的《敬业——奋斗的底色》《一支烟的背后》《爱虽无言奋斗有声》等,得到了广泛好评。2019年,由她采访并制作的《初心如磐 使命如山——曲烟老党员的初心故事》作为工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学习材料之一,并在全行业开展的“悟初心、守初心、践初心”微党课评比中荣获一等奖。仅仅2016年以来,她就和团队拍摄制作各类专题片近百部,将自己的全部热忱与心血投入到所挚爱的宣传工作中,充分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带头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积极唱响主旋律的责任与担当。

“从事电视后期制作21年来,我学到了很多,成长了很多,新闻工作是严谨的,容不得半点马虎,这是对职业的敬重,更是对自己的负责。”施玮玮说。

在中朝俄三国交界边境烟区既当“保姆”又当“老师”,他们是…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位于中、朝、俄三国交界边境,因气候、土壤等自然禀赋,是吉林省烟叶种植最适宜区之一。烟叶作为当地特色产业,已有百年左右的种植历史。

日前,记者抵达延边州时,这里刚下了一场铺天盖地的大雪。

凛冬的田野,白茫茫一片,已进入“猫冬”状态的农人们,数算着一年的收成、规划着新春的农事。

延边州烟草专卖局(公司)各烟区的工作人员却不闲着。眼下,他们一方面紧锣密鼓地组织烟农利用冬闲参加技术培训,一方面按照计划一户不落走村访户落实种烟面积、倾听烟农心声。

在汪清烟区、在敦化烟区,记者与烟农聊家常、随烟技员们走村访户,感受着烟叶产业发展带给这个边境城市的点滴变化。

在汪清县和信村荣民种养殖专业农场,记者见到了烟农叶世民。

“农场是在烟草公司的帮助下注册的,他们帮我跑手续,比我自己都上心。”叶世民说,他种植桑黄、沙参、玉米多年,去年申请种烟,开始了以烟叶种植为主的多元化生产。

叶世民说,种烟没有技术、缺乏经验,烟草人手把手教、耐下心讲,三天两头来指导,当“保姆”又当“老师”,硬是把他这个“门外汉”领进了门。一年下来,他基本掌握了种烟技术,也有了一定的管理经验。

去年,叶世民实现纯收入近80万元,还为附近村民提供了就近就业岗位,帮他们增加了70多万元的务工收入。

叶世民的成长,是延边州局(公司)为解决“谁来种烟”问题着力培育新型种植主体的生动缩影。近年来,他们通过各类培训、技术支持,建立起一支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稳定的烟农队伍。

“一年下来,真没觉得多累,技术上有烟草人指导,生产上有先进设施帮忙。”叶世民指着两排生物质烤房说,从村里合作社租用的这些烤房,智能控制,省心、省力、省工,闲下来的时候,还能烘干桑黄、沙参和贝母。

在汪清县东沟村一座新装修的房子里,记者见到了53岁的烟农周喜。

烟农周喜在新房中。

周喜从35岁开始种烟,如果从小时候帮父亲种烟算起,种烟的年岁就更长了。

“早些年种烟累啊,栽烟、采烟啥都得人工,用土烤房烤烟,整宿整宿没法合眼,得一直盯着,还不一定能烤好。”周喜说,现在烟叶生产各环节都有先进适宜的机械可用,“老省劲了”。

“以后还会更省劲!”一旁的汪清县局(分公司)汪清烟站站长王国徽笑着说,这些年,他们一直在持续研发适合当地实际的烟用机械,努力让烟农轻松种烟。

在汪清县北丰里村,记者见到了年轻的朝鲜族烟农朴贵勇。

朴贵勇刚当了爸爸。虽然年龄不大,但他已经跟着父亲种了多年烟了。

“靠着种烟,盖了房、买了车,成了家。” 朴贵勇说。

“这是厨房,那是卧室……”他热情地邀请记者参观他的新房。新修的房子,窗明几净、温馨舒适。

“特别知足。”朴贵勇开心地说。

在敦化市局(分公司)组织的烟农技术培训课堂上,记者见到了刘辉和拱忠慧。

36岁的刘辉是敦化市荣兴村烟农,他之前种烟多年,曾短暂外出务工,前年又回到村里种烟。

“烟草公司服务好,现在种烟轻松省劲,在家门口干活还能照顾家人。”刘辉告诉记者,烟技员张大志到他家烟田比他还勤,去年7月中旬,正是张大志第一时间发现他家的烟叶得了赤星病,并及时帮忙解决,让他避免了损失。

拱忠慧是荣兴村党支部书记,也是村党支部领办的兴烨烟草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近两年,延边州局(公司)持续优化烟叶生产种植组织方式,构建“烟叶+N”产业融合发展体系,探索稳固烟叶基础、助力乡村振兴新模式。积极推动成立由村党支部领办的烟叶种植合作社,实现土地统一流转、统一规划,资源统一调配,便是措施之一。

“现在我们合作社有成员80多户,烟农大约占30%。”拱忠慧说,政府和烟草公司提供了大量农机、设施等,烟农使用成本低,租金交给合作社,村里还能有收益、村民得分红;合作社组建了烟叶专业采收等服务队,既让村民赚了钱,又帮烟农解决了雇工难题。

拱忠慧带记者在村里转了转。

“这片地前茬是大豆,今年种烟;那片前茬是烟叶,今年种大豆。”在村口,拱忠慧指着几个地块介绍说,烟草公司引导推行烟田轮作,以烟稳粮、以烟促粮,解决了产业融合发展难题,土地通过合作社统一流转,农户省心省力。去年,合作社协助农户流转土地900亩。

在地头,记者还见到了“吉林烟草工业‘长白山’优质原料试验项目”的标牌。

拱忠慧告诉记者,这是延边州局(公司)和工业公司合作推进的项目,旨在提高烟叶质量,这样的项目在其他地方还有不少。

拱忠慧向记者介绍待变废为宝的黑木耳菌糠袋。

路过村里的一处垃圾堆放处,几座由密密麻麻的长条状物体堆积而成的“小山”映入眼帘。

“这些是黑木耳菌糠袋,等下次来,可能就看不到了。”拱忠慧笑笑说,黑木耳产业是当地的特色产业,但采收完后菌糠袋被丢弃,成为令人头疼的环境“杀手”。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延边州局(公司)正在与高校合作,推进“黑木耳菌糠在烤烟生产上的应用开发与示范推广”研究。

“光我们村每年就有180万袋!黑木耳菌糠用在育苗上,不光能降低烟叶生产成本,还能解决环境问题,推动绿色发展,真是件大好事儿!”拱忠慧激动地说。

冬访延边州,入眼的,是烟草人携手烟农促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微观图景。

微观之外,记者还了解到一组宏观数字——2023年,延边州烟叶质量稳中有升,烟农种烟户均收入同比增长17.5%;受益于烟叶产业发展,当地群众实现烟叶生产用工收入2000余万元。

前不久,延边州局(公司)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副经理王大伟带领调研组深入烟站和烟农家开展细致调研,形成了进一步加快推进延边烟叶产业提质升级的思路举措。

“我们下一步将聚焦土地、劳动力、技术三个要素,不断创新办法,持续提升延边烟叶产业在助力乡村振兴、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稳边固边中的贡献度。”王大伟表示。

(本报记者 吉蕾 特约通讯员 降天凤 通讯员 宁哲锋 吴勇/文 吉蕾/图 吴勇 吉蕾/视频)


上一篇: 品牌培育新模式——工商零共同服务消费者-构建三位一体新模式 开品牌培育新篇章
下一篇: 云南施甸县:烤烟产业让1198户贫困户脱贫致富-云南丽江:助推产业发展 推动高质量发展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