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烟草育种专家的“三农”情怀-“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巫升鑫:烟草育种研究的坚守者

admin 33 2024-03-14 04:30:01

一位烟草育种专家的“三农”情怀

赵伟才(右)在观测新品系品质特性 /广东省烟科所 供图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如今,我国烟草自育品种栽培面积占全国植烟面积88%以上,实现了烟草品种的牢牢掌控。而这,离不开一代代烟草育种人的艰辛努力。

在广东省烟草科学研究所,就有这样一位育种人:他与烟叶为伴、以育种为业,25年耕耘不辍,和同事们培育的6个烟草新品种通过行业审定,并成为广东烟区主栽品种。他,便是2022年被广东省烟草专卖局(公司)聘为首席专家的高级农艺师赵伟才。

兴烟富农担使命

赵伟才毕业于河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1998年进入广东省南雄烟草研究所成为一名育种技术人员,一干就是20余载。

对于当地许多烟农来说,烟叶收入是一年中最主要的经济来源。其时,当地主栽的“K326”由于单一品种种植10多年,已产生抗性降低、品种特性退化的问题,既难以满足卷烟工业企业需求,也难以让烟农有好收入。

如何培育区域适应性强、易烘烤、抗性好的烟草品种,成了赵伟才魂牵梦绕的事。

有一年,韶关烟区烟叶刚移栽完,就遭遇了持续半个多月的低温阴雨寡日照天气,导致烟叶大面积出现“早花”现象。赵伟才每天和同事一起深入烟田,手把手指导烟农采取后期补救举措,尽最大努力减少烟农损失。

“很多烟农听说他是搞育种的,纷纷围过来问有没有更好的品种。”回忆起当年情景,广东省韶关市烟草专卖局(公司)高级农艺师陈永明记忆犹新。

赵伟才感受到了肩上沉甸甸的责任。他深入各地调查研究,并将相关数据带回分析,最终确定以工业需求为导向,把选育具有浓香型风格特色,且耐低温、抗早花的优质适产烤烟新品种作为研究方向。

多年来,他主持或参与选育的新品种中,“粤烟96”“粤烟97”“粤烟98”累计推广应用面积200万亩以上,占广东烟草种植70%以上,同时储备了一批优良潜力品种,形成了主栽品种占主导、新审定品种有优势、后备品种有特色的良好局面。

知行合一,让理论知识成为富农兴农的“种子”撒播大地,赵伟才就这样诠释着他的为农情怀。

汗水浇灌育良种

成果,往往是汗水浇灌出来的。

培育烤烟新品种是系统而繁杂的工作。每年4月底到7月初,“连轴转”是赵伟才育种团队的常态。为防止烟株开花后出现异花授粉,他们需要长时间待在田里,做好后代群体材料特征调查,并确保套袋的烟株不出半点差错。

杂交授粉只是开始,后续还要进行一代代的自交、回交,一次次对后代材料进行观察,从中选择表现优异的品系,接受省区试、国家局区试、生产试验、工业评价等一次次评审检验。

有些环节需要赶在阳光充沛的天气里进行,成功率才比较高,比如人工授粉。当地5月份气温能到三十七八摄氏度,有一年,育种人员顶着烈日长时间进行人工授粉,多名同事因此中暑。为抢时间,赵伟才匆忙背着中暑晕倒的同事回去休息,又赶回大田继续授粉。

“有一次他顶着高温在烟田找晒黄烟杂交父本,突觉头晕一下子摔倒在田里,我赶忙跑过去扶起他,劝他先回去,他说没事,站起来继续找。”协助品种试验的南雄市古市镇烟农姚水石说起这件事,仍不胜唏嘘。

风雨后不总会有彩虹,烟草品种选育也是如此。

“90%以上的试验都是失败的。”但哪怕只有1%的希望,他依然日复一日地在酷热的试验田,观察着、思考着、坚守着。

正是这种“十年磨一剑”的执着,让赵伟才对每个品种如数家珍。

育种团队的同事都知道,赵伟才有“心传家法”,那就是“把复杂的育种过程变得简单”。

“品种选育首先是通过对原种圃、后代圃观察、调查、分析,做到对每个品种都能像对朋友、亲人一样知道其长相、特点,然后根据育种目标选择合适的父母本,通过对杂交一代或者后代进行观察、调查、分析,优中选优,一步步选育出烤烟新品种。”赵伟才如是解释。

把根深深扎在泥土里,赵伟才用他的坚守,抒写着一名烟草育种人对事业的无比热爱。

心在一艺写新篇

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有人评价赵伟才说“他眼里只有育种这件事”。“NX212”品系的成功选育,便是最佳见证。

“‘NX212’品系从2016年开始选育,香气风格在粤北地区表现为焦甜醇甜香型,在2021年全国烤烟品种试验中经济性状表现最佳,获得四川、重庆、广东中烟等工业公司一致认可,2023年在全国推广种植7000多亩。”育种团队成员罗慧红说。

选育过程也颇具戏剧性。在做抗性实验时,观察圃里的几百株烟都死了,只剩下1株烟“亭亭玉立”,有人提出这株烟就不要了。赵伟才却将其当成了“宝贝”,坚持继续检验其品种特性并进行留种,第二年种植了20多亩继续观察,最终成功育成“NX212”。

为何赵伟才如此重视这株烟?“低温是诱导南方烟区烟草早花的重要因素之一,早花会导致烟草叶片数减少,烟叶品质和收成都会下降。唯有提高品种抗性,才能确保烟叶品质稳定,满足工业需求,保障烟农收入。”赵伟才说,自己想选育抗逆性强、经济性状优于“K326”的烟草品种。

2023年6月,“NX212”通过了全国烤烟品种审定委员会农业评审,专家组认为它能较好适应东南烟区生态条件,农艺性状、经济性状表现突出。

多年来,赵伟才主持广东省局(公司)和多个中烟公司项目,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篇,获授权发明专利3件、获省部级奖励1项、地厅级奖励7项,参与制定农业行业标准1项,广东省局(公司)企业标准3项。

2022年,南雄烟科所更名为广东省烟科所。“研究环境改善了,现在我最希望的就是育出几个好品种,给烟农带来更多的真金白银。”赵伟才的话语朴实无华,却掷地有声。

湖南长沙烟草高级农艺师向世鹏:播撒希望在田间

一粒种子,孕育着生命的力量,寄托着丰收的希望。从被埋进土里的那一刻,它便成了一切美好希冀的源头。

生根、发芽、开枝、散叶……生命的成长显得如此自然,常常让我们忽略了一个问题:这一切的源头——种子,究竟从何而来?

科技兴农,良种先行。聚焦烟叶产业现代化,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强化烟草育种相关研究一直是烟草行业科研创新的重要着力点。

2020年,在福建厦门召开的全国烟草品种审定会上,由湖南烟草选育的烤烟新品种湘烟7号(HN2146)凭借优异的经济性状、抗逆性表现,以全票通过审定。

那一刻,作为该品种的主要研发人之一,湖南省长沙市烟草专卖局(公司)科研员、高级农艺师向世鹏心中充满自豪感与成就感。

“花了十年时间,获得这样一份成绩,虽然过程中有很多艰辛坎坷,但对育种科研者而言,我感觉自己十分幸运。”身为一名专业从事烟草育种的科研工作者,向世鹏深知一株植物的优化迭代需要时间的孕育,十年也不过只是开始,前方还有更长的路等着他一步步走。

或许在普通人看来,如此漫长的科研周期似乎有些夸张,但对于育种科研工作而言,这就是现实。

以烟草种子为例,其品种的性状不仅直接关系着育苗移栽、大田管理、采摘烘烤,同时还关系着卷烟配方的加工使用。因此,要成为一名育种专家,前提便要对烟草生产全产业链熟稔于心。只有熟知烟叶在每个产业环节应有的表现,才能准确判断所育品种是否符合预期,这仅仅只是入行的基础。

向世鹏也不例外。2005年,从湖南农业大学毕业的他进入宁乡市烟草专卖局(分公司),之后几年时间里,他扎根生产一线,在整日与烟田打交道的过程中,逐步摸透了烟叶生产门道,同时结合自己所学专业,对烟叶育种进行了一些初步研究。

2010年,向世鹏接受组织安排,与湖南省烟草科学研究所首席研究员胡日生博士一起着手强化湖南烟草育种研究相关工作。尽管当时湖南烟草在育种领域已有一定基础,但基因资源不足依然是制约项目深入开展的关键问题。

“依托经典遗传学理论,以传统方式开展优势品种培育,首先必须拥有足够庞大的种质资源库。一方面,不同的优势基因存在于不同资源材料之中;另一方面,不同资源在同样条件下变异方向也会不同。烟草作为遗传学上的异源四倍体植物,其基因的复杂性、多变性决定了只有拥有更大的种质资源库,才能更高概率地育出良种。”向世鹏说道。

为了丰富种质资源库,向世鹏经常不辞辛苦多方寻找。有一次,他和同事到湘西出差,路过一个山村时听说村里一位老农手里有老辈流传下来的烟叶种子。

想到如果不抓紧收集,这些种子可能再过几年便会彻底消失,向世鹏便主动找到这位老农,向他询问购买种子。然而令向世鹏失望的是,这位老农手里已经没有种子了。于是向世鹏又抽时间专程赶往周边村寨询问,终于在一户村民家中的布包缝隙里,找到了仅存的几粒种子。

多年来,除了每年正常的样本交流外,向世鹏每到一地都会留意发掘不同品种的烟叶。他先后收集、整理烟草种质资源3000余份。对于收集到的每份资源,他都会认真总结记录其性状特征,并分门别类建立种质资源档案。

如果说资源收集需要的是时间的积累,是不辞辛劳的奔波,是繁杂琐碎的整理研究,那么对不同基因样本采用杂交或者回交等技术路线进行新品种培育,则又多了一项——不可预期的失败。

物种的多样性决定了在烟株繁育过程中,无论在理论上设计出多么完美合理的育种技术路线,实际生长出的烟株依旧会千差万别。技术路线的设计,只能最大限度为优势品种繁育提供方向上的可能,最终能否得到想要的结果,只能交给烟叶本身。

“一个组合一般至少要种几代,每代至少上百株,最后能筛选出符合预期的可能只有几株,也可能一株没有,无论哪个结果对我们来说都是常态。”多年的科研实践让向世鹏形成了良好的心态。

对向世鹏而言,试验过程中的失败只是家常便饭。一个品种要想培育成功,至少要经过6轮田间筛选,再经过2轮省区域试验,最后经过3轮行业试验,每轮试验都意味着一个烟叶生长季,同时种植区域的不同也可能产生不同效果,任何一个不可控因素都会影响最终结果。

同时,优秀的品种必须综合考察其经济性状、抗病害性、抗逆性等多方面表现,任何一个指标都不能存在明显短板。2017年,向世鹏所培育的CS1545烟种样本,在经过前期几轮试验后,进入了省区域试验。对于这个品种,向世鹏最开始满怀期待,然而在第二轮省区域试验中,有几个试验点发生了比较严重的赤星病,只能选择淘汰。

“在育种领域,靠得就是一个‘磨’字。生物的进化迭代千变万化,我们只能通过技术路线穷尽所能地创造更多进化的可能,再从这无数多可能中找寻到自己期待的结果。或许这个结果就在身边这株烟叶,或许它又在十分遥远的未来。我觉得这种对生命的期待,就是育种科研最大的魅力所在。”向世鹏感慨道。

“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巫升鑫:烟草育种研究的坚守者

福建省直机关工会“中国梦·劳动美”主题宣传教育(2021年第13期)刊发人物通讯,报道福建烟叶科技创新领军人物巫升鑫的先进事迹。

巫升鑫:全国烟草种子专家,育成闽烟7号、9号、12号及翠碧二号等4个烤烟新品种,创制出一大批优良烤烟新品系和新种质,有力推进了福建烤烟育种工作。

他组建的烟草青枯病抗病育种团队,通过采用诱变育种、分子育种等手段,开发出烟草青枯病抗性的连锁分子标记并应用于育种实践;他主持建设的烟草青枯病病圃是全国仅有的2个烟草青枯病鉴定圃之一,为我国烟草抗青枯病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

他先后获得“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1999年度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12年度中国烟草总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等,成为福建烟叶科技创新的领军人物。

省直机关工委委员、省直工会主席方月兴(左三)为“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巫升鑫同志颁奖

在整个农业生产中,种子是最核心最基础的生产资料。烟叶生产也不例外,培育和改良特色优质品种,对提高烟叶产、质量,推动烟叶高质量发展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然而“育种太难”也是业界公认的事实。育种之“难”,既体现在工作过程艰巨漫长,育成一个品种往往需要十几年时间;更体现在育种技术精深微妙,无论是新种选育还是品种改良,都需要育种工作者掌握和运用遗传科学技术,秉承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精神去进行研究和探索。

“这个工作确实很难,但做起来也很有意思。日积月累,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能创造出比较好的材料。”福建省烟草专卖局烟草科学研究所遗传改良室主任巫升鑫说。虽然他工作26年育成4个烤烟新品种,在福建烟草甚至全国行业来说都可以算是育种“大咖”,但他更愿意用“求索者”来定义自己,因为科技创新“路漫漫其修远兮”,只有持续不断地“上下求索”,才能成果迭出、常创常新。

执着专注 潜心育种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出,要实施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以“十年磨一剑”精神在关键核心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对烟草育种来说,“十年磨一剑”则是必由之路。一个新品种的育成,从确定育种目标开始,要经历亲本选择、种质杂交、后代分离、筛选稳定、试验示范、农业评审、工业评审等诸多环节,到通过全国品种审定通过确认育成,在每个环节都非常顺利的情况下至少需要13年时间。

这是一项很考验人心性的工作,“整个过程时间很长,从头到尾都不能松懈,而且做出来还不一定成功。农业方面表现很好了,工业方面不一定认可。就算审定通过了,后面生产上能用多少也还是未知数,能产生多少直接经济效益很难去评估。”巫升鑫说。

如果仅仅是过程漫长、不容易出成绩坐坐冷板凳倒也罢了,问题是育种还是一项可以称之为“艰苦”的工作,实验基地有40亩选种圃上千份育种材料几万株烟株,从播种、移栽到烟叶采烤结束,每年田间工作时间长达7-8个月,且任务繁重。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盛花期要在大太阳底下进行人工授粉,成功率比较高。福建的气候5月份就宛如盛夏,单单是人工授粉,巫升鑫每年都得晒脱几层皮。

巫升鑫察看烟叶情况

在年复一年的育种工作中,巫升鑫常年扎根田间地头,承担起的选种圃选种任务和全省烟区十几个试点的新品种试验示范工作。他一株一株观察记载选种圃烟株情况,选优淘劣,对每份育种材料的特性都了然于胸;他踏遍全省烟区各个试验点,在每个重要生育阶段都及时逐点观察新品种长势长相、了解品种优缺点、收集第一手田间资料;烟叶采收结束后,还要对成百上千的烟叶样品逐一进行质量评价,评吸苗头材料的单料烟样品。由同一品种同一级别烟叶简单切丝卷制而成、不加任何添加剂也没有经过任何加工的单料烟非常难抽,巫升鑫每年都要抽几百份单料烟,还都集中在七至九月的秋燥季节,其滋味可想而知。“他不是评一次,是反复琢磨,有时候没把握还叫检测站的同事过来一起评”,福建省烟草专卖局烟草科学研究所所长李春英感慨道,“没有加工过的单料烟对身体肯定是有损伤的。从某种意义上讲,他是拿身体在拼。”

好在来自单位的支持相当给力。据李春英介绍,福建省局建有139烟叶科研体系,由1个省烟科所、3个烟区分所、9个实验站组成,实行“双重领导、项目管理”模式。“这个体系对我们来说很重要。3个分所,9个实验站为我们承担了很多工作,要不然仅仅靠省所几个人是没办法完成科研任务的。”巫升鑫由衷地说。

入职26年来,巫升鑫带领研究团队厚积薄发,以减轻福建烟区青枯病和花叶病两大主要病害对烟叶生产的危害为目标,育成了一批优质烤烟新品种(系),其中闽烟7号、闽烟9号、闽烟12以及与三明烟科所合作育成的翠碧二号等四个新品种已通过全国烟草品种审定,FJ1604、FJ1805两个新品系已通过全国农业评审,两个新品系FJ1807、FJ2005正在参加全国区试。这一系列新品种(系)的选育成功,推进了福建烤烟育种进步,为福建烟叶可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品种基础,同时也奠定了巫升鑫在福建烟草育种科研方面的领创地位。

精益求精 引领创新

对育种科研来说,新品种育成当然是最主要的成果体现。但是科研攻关,却往往着力于育种过程的某个环节,譬如种质资源研究、病圃培育、遗传变异创造,以及应用现代分子技术进行品种定向改良等。

1995年,巫升鑫入职后就开始负责组建育种团队并开展品种选育工作,面对研究基础薄弱、人员少、试验条件不足等困难,他和同事一起从烟草种质资源收集鉴定、烟草青枯病病圃培育、烟草常规育种等方面起步,聚焦选育抗福建烟区两大主要病害烟草青枯病和花叶病的优质烤烟新品种目标,迅速搭建起育种工作框架。至2000年,他的育种团队收集了300多份宝贵的烟草种质,快速完成了这些种质的农艺、经济、抗病、品质等性状的全面鉴定和评价,为育种工作奠定了扎实的种质资源研究基础。

烟叶生产主要病害有7种,其中青枯病由于多基因控制、抗源少且抗性不强而成为烟草病害抗性研究的“老大难”课题。为了鉴定品种抗性,巫升鑫团队精心培育出了十余亩高质量青枯病病圃。“这需要人工每年反复接种,要达到发病强度均匀才能够对种质资源进行鉴定,给出这个品种是抗病的还是感病的结论。”因为鉴定结果可靠,2011年该病圃成为全国仅有的两个烟草青枯病鉴定圃之一,每年承接鉴定全国烟草育种材料和烟草资源材料过百份,累计鉴定材料超过2000份,为我国烟草抗青枯病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巫升鑫在做研究

育种的本质就是通过人工干预创造遗传变异改变植物基因。如果没有人工干预的话,植物也可能出现自然的遗传变异,但这种变异非常偶然、变异结果也是随机的。常见的杂交育种,就是人工创造遗传变异的典型案例。针对福建烟区青枯病重,烟草青枯病抗源少,常规抗病育种难度大等难题,自2008年起,巫升鑫的科研团队从烟草诱变育种和分子育种方面开展了系列创新研究,他们研究建立了烟草种子辐射诱变技术路线,获得一批优良辐射诱变新材料;又通过EMS(高效化学诱变试剂)诱变创建了我省优质特色烤烟品种翠碧一号的突变体库,从中获得了10余份青枯病抗性稳定突变株系,突变体的抗性水平超过现有抗源,并获得了翠碧一号品种抗青枯病定向改良新品系。

随着科技发展,我们现在可以在实验室对生物基因进行分析和操作,现代分子育种技术也由此得以应用。巫升鑫团队参与研制烟草寡合聚糖核苷酸微阵列,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研制出高密度烟草基因芯片,克隆得到一批青枯病抗病相关基因,初步揭示了烟草抗青枯病的分子机制。这些工作成果使福建省烟草育种工作水平迅速进步,在烟草抗青枯病育种方面处于行业领先行列,福建也成为备受全国关注的烤烟育种先进省份。

对巫升鑫来说,烟草遗传科学天地广阔、大有可为。他现在能做、要做的就是不断创新技术手段,提高品种选育的效率和质量。虽然很多新品种育成后还没办法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但优质特色品种储备仍然不可或缺。“而且育种还有一个意义就是为后人铺路。材料创造得越多,种质资源越丰富,以后的育种者就更有机会获得成功。”

芬芳馥郁 玉翼婵娟——记云南省烟草农业科学研究院焦芳婵博士

在烟田里穿梭,是焦芳婵的习惯。

手握烟花,心里灿烂。

山西,表里山河,形胜天下。

被浓烈的人文气息浸润过,被祖辈和父辈的烟味熏染过,也目睹过家乡的旱烟种植,焦芳婵有了烟的概念,知道了彩云之南及烟草王国。

她从被誉为“华夏文明的摇篮”的山西走出来,到浙江大学攻读遗传学博士学位,将烟草作为模式植物进行科学研究。

她将云南当作诗的远方,梦的故乡。她期待与云南的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对话,在音乐与神话间起舞,感受特有的少数民族风情。2006年2月,她如愿进入云南省烟草农业科学研究院工作,绽放芬芳,羽舞霓裳。

嫣然花开 墨香醇芳

2006年,焦芳婵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珠琳镇下乡,参与烟农播种、移栽、采收、烘烤及交售的整个烤烟生产过程。

“金灿灿”的烟叶和烟农喜笑颜开的脸,让她知道在以烟草为主要经济作物的地区,金灿灿的烟叶就是农民一年的盼头和希望。在广南珠琳,她了解到,有一块烟田每年都是前期烟苗长势很好,但封顶后因为根茎性病害整个烟田就“蔫了”。她听见那位烟农说:“今年又完了,能不能有好的抗病品种呢?”

她忘不了烟农那种对优良抗病品种的渴求的表情,也是从那时起,她内心就认定只有选育出优良的品种,才能让烟农致富得实惠。并且,要在这条路上心无旁骛地一直走下去。

育种是一项基础性、长期性、系统性的工作。作为一名烟草育种人,她一直秉承甘于寂寞、严谨执着、不怕失败的工作态度。

诗意繁锦 形若馨风

这些年,焦芳婵参与完成了云南烟区烤烟品种“K326”主要化学成分特点分析,烤烟品种“云烟116”的选育及其特征特性研究,烤烟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烤烟新品种“云烟99”“云烟105”“云烟203”“云烟100”的选育及其特征特性研究,完成烤烟新品种PVH19生育特性和主要化学成分的含量特点研究,云南省烤烟优良高世代新品系筛选研究。

为摸清云南省地方晒烟种质资源的特征特性,她参与完成编入国家库的30份云南省地方晒烟资源的田间鉴定,获得各种质的特性资料,筛选出抗TMV的种质提昌川、树麻克等和化学品质较好的种质老厂柳叶、红花密叶、马军烟、片马烟、曼帕村-1、三坝烟、树啃咬、特选晒烟等推荐给育种者选择利用,形成了《30份云南省地方晒烟品种资源的鉴定评价》。她还参与完成烟草种质资源苗期黑胫病抗性鉴定研究,参与起草的地方标准《烟草品种命名原则》由云南省烟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上报。

人生的绚丽,是因为生命每一个音符的起伏跳跃。一如久久孕育的花蕾,总会悄然绽放。这些年来,焦芳婵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8项,其中特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2项;获授权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

2015年,她入选云南省创新人才培养对象并于2020年顺利出站,被省政府认定为“云南省创新人才”。2016年,她获评“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创新工作先进个人”。现在,她是云南省烟草农业科学研究院烟草常规育种和种子技术研究团队首席专家。

焦芳婵发表的主要研究论文有40余篇,参与编写著作2部。她参与选育的9个烤烟品种通过全国烟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中四个烤烟品种“云烟99”“云烟100”“云烟105”“云烟116”近10年累计推广种植800余万亩,已成为云南省部分州(市)的主栽品种之一,受到各地的肯定和好评,对提高烟农的收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独守寂寞 优雅宁然

生命的幸福,并非是财富的支撑和名誉的装饰,往往只是因为自我的怡然自得、乐此不疲融合在过程里。如此,即使独守寂寞,依然优雅宁然。如此,灵魂才可飘荡在云端,轻歌曼舞,摇曳生辉。

育种的工作比较辛苦、单调,且周期长(常规的品种育成需要13年左右)。每年,焦芳婵要参与配制很多杂交组合,每份组合或材料都寄托着一份希望,从播种到收获,每个阶段都要认真观察记载,通过对大量的育种材料进行筛选鉴定,才能筛选出符合烟叶生产和工业需求的优良品种。

她是真的把种子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并且要对大量的育种材料进行筛选鉴定,坚决不能出现混杂或混淆,所以就需要有严谨的科研态度和高度的责任心。

“一定要耐得住寂寞,且来不得半点虚假,因为育种最终的产品是需要农业、工业共同来检验。也不是每个‘孩子’都可以成材,所以要不怕失败。”

焦芳婵说,她在云南感受到了山水人文之情和大气磅礴之美,云南烟草一代又一代的育种人,为云南烟草乃至全国烟草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她们这一代育种人既要坚守传承,还要创新出彩,在品种选育这条路上还有更长的路要走。

鼎天济农烟草专家苏军成获“2023年度最美腐植酸人”荣誉称号

2023年12月6日,由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湛江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八届全国土肥和谐大会”在广东省湛江市隆重举行,陕西鼎天济农腐殖酸制品有限公司技术专家组高级农艺师、烟草技术专家、知名三农创作者苏军成老师获“2023年度最美腐植酸人”荣誉称号。

据了解,“最美腐植酸人”奖项为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颁发,旨在通过在全行业范围内,寻找长期奉献在田园一线的广大腐植酸肥料开发者、生产者、使用者、推广者、科普者以及新型合作社、专业经销商、种粮大户等先进代表,表彰在平凡岗位上为推动腐植酸肥料事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的个人,带动全行业形成“我是腐植酸肥料代言人”的新风尚。

苏军成老师立足于鼎天济农,依靠自身20多年腐植酸领域的推广服务经验,并通过不断的学习与实践,足迹遍布中国华南、西南、华北、华东、东北、西北等区域,累计服务作物面积超过500万亩。

2022年起,鼎天济农成立了以苏军成老师为核心的烤烟服务团队,在苏老师的带领下,鼎天济农烤烟团队会同云南省盈江客户齐朵朵团队开展有关腐植酸产品的线上宣传推广工作,通过抖音、快手、淘宝、拼多多四大平台,扩大腐植酸产品影响力,讲解烤烟生理特性,满足烤烟不同时间对营养的需求,收到烟区广大种植户和渠道商的一致认可。最终实现企业销售增长,客户公司发展壮大,烟农通过品质提升,实现增收等三大市场目标,实现产、销、用三方共赢。产品效果得到烟草部门和烟农的高度认可!2022年度,济农产品在云南烟区销售面积占整个云南烟区总面积的1%。到2023年,济农产品在云南烟区服务面积,占云南烟区总面积5%。达到40万亩左右。

为积极推广济农方案在烤烟上的效果,公司充分利用全媒体渠道进行推广,并打造个人网红IP“苏老师讲烤烟”,通过苏老师的专业知识,让更多烟农能够种好烤烟。运营至今,取得全网3万粉丝,月均流量超100万,获得“知名三农创作者”标签认证,粉丝群体覆盖云南、贵州、湖南等各大烟区。

苏老师通过自身理论授课、线下指导,让烟农增收,提升中国烟草品质。同时苏老师也受邀参加普洱市、德宏州等地烟草公司知识讲座,为烟草系统工作人员讲解烤烟相关知识,济农方案目前已获得各地烟草系统、烤烟种植户的认可,通过楚雄烟草公司研究员耿少武老师的实验证明,使用济农方案烟草品质和产量均为最高,烟农亩均收入提升至3126元。


上一篇: 乌克兰限制免税烟草销售以打击非法贸易-澳大利亚非法烟草空前激增
下一篇: 2024,新年谋划新思路,踔厉奋发向未来!-云南师宗烟草盯紧谋划做好2024年育苗梯度规划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