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网红教授”吸烟被投诉的价值-国内加大控烟力度,无烟城市超20个,大部分香烟提价20%

admin 25 2024-04-15 20:30:01

说说“网红教授”吸烟被投诉的价值

某高校退休教授王某近年以其风趣幽默、深入浅出的讲课风格成为“网红哲学大佬”。与他的哲学金句一同为大量粉丝熟知的,还有他烟不离手的习惯。不过王教授日前遇上了一点麻烦:他在深圳参加讲座时在台上吸烟,遭到了投诉。基于王教授的知名度,此事经网络传播后,迅速成为一个热点。

接到投诉后,当地执法人员依据《深圳经济特区控制吸烟条例》,对活动主办方作出警告,并表示将对王教授个人在禁止吸烟场所吸烟的问题进行进一步调查处理。执法人员并没有因为王教授的知名度而“法外开恩”,而是依法办事,并及时公布所采取的措施,这对于彰显法治精神、推进公共场所控制吸烟都大有裨益。

据媒体报道,王教授在授课或者做讲座时吸烟导致所在场所被罚已不是第一次,其所在学校此前也责成其就违规吸烟行为作出书面检讨。从网络上流传的多个讲座视频可以看到,王教授常常以“看到讲台上有烟缸我就心定了”“请大家原谅,让我先抽一支”作为开场白。王教授当然知道室内公共场所是禁止吸烟的,但鉴于行为的惯性,抑或因为此前屡屡被“宠溺”而“先抽一支”,他在深圳的讲座上没有管住自己,也由此遭到投诉。

近些年,多地出台控烟条例,明确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经过大力宣传和控烟环境的营造,越来越多的人做到了知行合一。然而,王教授吸烟被投诉事情发生后,一些网友对此事的态度,颇值得关注。

大部分网友说,吸烟不好,不要做不良示范。但也有一些网友留言说:“多大点事儿,接受不了吸烟就别去听讲座”“可以戴个口罩去听课”。由此可以看出,尽管大家有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共识,但当涉及具体场景、具体人员时,依然有不同的认知和态度。这应是公共场所控烟难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也提示还要继续加大健康宣教力度,让更多公众对吸烟及二手烟暴露的健康危害有更多、更深入的了解,更好地推进全民控烟行动。

作为一个“网红”,王教授此次被投诉,对其本人来说,是一个反思和改正行为的契机;对于公众而言,这起热点事件是宣传控烟、倡导戒烟的一个好机会。针对“网红教授”被投诉事件的讨论,真正的意义和价值也正在于此。

教授讲课抽烟被举报,规则面前不能“网开一面”

近日,复旦大学退休教授王某某在参加讲座时,在台上公然吸烟,引发了网友热议。网络视频显示,王某某坐着边抽边讲,主持人与其当面交流时还主动帮忙递烟。有市民将此事投诉到深圳市控烟办,执法人员依据《深圳经济特区控制吸烟条例》第三十八条,对该主办方公司作出警告,责令其立即改正违法行为。(10月11日 《环球时报》)

一方面,对于王教授讲课吸烟行为,有网友认为这是大师的个性,可以包容,不能忍受二手烟的人可以不听。另一方面,有网友指出,网红哲学教授也要遵守规则,个人自由不能超越法规。王教授既然选择了在公共场所内吸烟,就应当遭受在禁烟场所吸烟带来的相应惩罚。

为什么有这么多网友为王教授“辩护”呢?在B站搜索王教授的全名,其哲学课有高达几百万的浏览量,更不用想象其线下课的火爆程度。王教授以幽默风趣、深入浅出、脱口秀式的授课方式,以及广博的学术知识为学生所喜爱。尽管了解王教授上课抽烟的习惯,许多学生仍热衷于抢占课堂前排。网络流传的王教授讲课视频中,像“坐在前排的同学,你们忘了戴防毒面具”“请大家原谅,让我先抽一支”类似的开场词,不但没有令“粉丝”反感,反而成了学生间津津乐道的“梗”。

然而,教授传播学术知识和在公共场所抽烟是两码事,二者不能混为一谈。一个公民在禁烟场所能不能抽烟?很明显答案是否定的。但是如果把主语换成“网红哲学教授”呢?不能因为王教授在学术界拥有权威,就把他凌驾于规则之上。倘若如此,那么社会规则又是给谁来遵守呢?难道遵守社会规则也要分人吗?正如不能因为纳税大户支持政府财政,就可以免除其交通违规处罚;不能因为明星披上鲜亮的光环,粉丝就可以为其无原则辩护。同样的,在室内公共场所禁止抽烟这件事上,“网红哲学教授”没有“豁免权”,不能对其“网开一面”。

举报王教授讲课抽烟,不是循规蹈矩、不讲究灵活,恰恰是公共意识的一种进步。如果深圳相关执法部门对王教授上课抽烟行为视而不见,才是真正的失职。规则面前人人平等,对“讲课吸烟”零容忍,而不能以“瑕不掩瑜”“不拘小节”等借口敷衍了事。

作为一名哲学教授,王教授应该深知王阳明“知行合一”的精髓,深明老师身体力行对学生教诲的重要性。“哲学网红教授”只有让理智控制烟瘾,才能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对于王教授讲课抽烟的行为,“网开一面”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红网评论:“哲学大佬”吸烟摊上事也是一堂哲学课

王某某近年以其风趣幽默、深入浅出的“脱口秀”式讲课风格,成为“网红哲学大佬”。与他的哲学金句一同“出圈”的,还有他烟不离手的习惯。深圳卫健委表示,“王某某哲学讲得好是一回事,在公共场所违法吸烟又是另一回事。”

“哲学大佬”在深圳吸烟摊上事了,引起关注。有网友觉得这是小题大做,“你接受不了他讲课时吸烟,可以不去听”;有人质疑,他不吸烟就不来灵感,还怎么讲课?也有人劝导,人家好不容易退休了还发挥余热,宽容点吧;而更多的人则认为,此事一码归一码,政府控烟条例摆在那里,人人都需遵守,“哲学大佬”也不例外。

这位“哲学大佬”不是首次摊上事。疫情期间,王某某在线上直播讲课时也“吞云吐雾”,直播间烟雾缭绕。有家长看到后向有关部门举报。涉事单位由于没有对吸烟者进行阻拦,违反上海市吸烟条例,遂被处罚3500元。不过,由于王某某讲课很受大学生欢迎,其任职高校期间似乎未因吸烟被举报,虽然每次上课都“吞云吐雾”,但学生们“心甘情愿”吸二手烟,有学生甚至放言,就算戴着防毒面具,也要听他的课。

问题在于,此一时,彼一时也。一方面,各地控烟政策越收越紧,公众的禁烟意识越来越强;一方面,撇开“哲学大佬”网红教授身份不谈,从普通公民角度要求,公共场所不吸烟已成社会共识;另一方面,随着法治建设持续推进,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理念深入人心,违法行为被举报概率自然越来越高。

人类哲学素有终极三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而“我是谁”则是根本命题。人与动物的区别不在于自然属性,而是社会属性。人类社会是按一定规范组成的共同体,而林林总总的规范需要大家共同遵守,演进到当今文明社会,谁也不应享有法外特权。换句话说,规则面前无“大佬”。

回到现实社会,基于人的社会属性,如何面对普遍公共规则,追问“我是谁”显然具有并不抽象的哲学意涵。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哲学大佬”吸烟摊上事,对其本人以及公众来说,也是一堂严肃的哲学课。大家以后遇事想尝试挑战规则时,不妨扪心自问:“我是谁?”

北京“控烟一张图”显示,此处吸烟最难管

8月份,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第九份《世界卫生组织全球烟草流行报告》,专门提到世界各国成功的控烟举措案例,其中就包括北京的“控烟一张图”。什么是“控烟一张图”?它是怎样发挥作用的?北京市控烟协会会长张建枢说,“控烟一张图”不仅是市民投诉室内公共空间吸烟问题的平台,更是北京市控烟协会归集控烟问题信息的数据库。

控烟工作主要针对两类地点,一类是商务写字楼、饭馆等室内公共空间,一类是居民区公共空间。从控烟效果看,“控烟一张图”对商务写字楼、饭馆等地的监督效果明显,但居民小区楼道控烟仍然较难。尤其今年以来,小区楼道吸烟问题反弹严重。

两类地点的控烟效果为何天差地别?近日,记者跟随控烟志愿者多路走访,寻找问题的症结。

对话

“控烟一张图”如何发挥作用

记者:什么是“控烟一张图”?

张建枢:“无烟北京”是北京市控烟协会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其中设置的“控烟一张图”功能,是市民投诉举报的常用渠道。在这张图上,被投诉的点位实时更新,1至2次被投诉的单位将显示蓝色提示灯,3至4次显示黄灯。一旦超过5次,将闪烁红灯,该单位将被执法部门约谈。除了微信公众号外,首都之窗、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北京市控烟协会官网也将对被投诉单位实时曝光。

记者:“控烟一张图”的运行机制是怎样的?

张建枢:在首次接到投诉后,系统后台会分配两名控烟志愿者对相关单位进行告诫。志愿者虽然没有执法权,但他们会到现场核实是哪里出现了问题,并帮助被投诉单位张贴禁烟标志、建立正规制度。大约一星期后,控烟志愿者还将复查,如果问题得以解决,投诉即可撤销,挂在地图上的“灯”也就灭了。而如果不接受整改,志愿者将填写执法建议书,交由相关执法部门。市民投诉、网上曝光、志愿者跟进,形成控烟工作闭环。

记者:“控烟一张图”的作用相当于控烟领域的“12345”吗?

张建枢:类似,但也不完全一样。“控烟一张图”不仅是市民的举报平台,背后还是一个庞大的数据系统,通过各种数据维度展示控烟工作进展。后台数据是对各级卫生主管行政部门开放的,其中包括16个区的工作排位、市民投诉趋势、街道控烟指数等各项指标,这些数据对于控烟策略的制定非常具有参考价值。

探访

志愿者监督写字楼有“奇效”

自2015年“控烟一张图”正式上线以来,截至今年8月28日,系统累计收到市民控烟投诉86736起,注册控烟志愿者达到14628人,志愿者处理投诉率为50.01%。平均下来,“控烟一张图”每年收到的投诉量超过1万件,这与12345热线接到的吸烟接诉量旗鼓相当。

记者跟随控烟志愿者到投诉密集区走访,发现在商务写字楼这样的地方,“控烟一张图”的工作办法比其他投诉渠道更有优势。

8月23日,记者到郭公庄地铁站与两位控烟志愿者会合,周边一座商务写字楼在“控烟一张图”上亮了黄灯,有市民多次举报,该楼13层男卫生间成了“吸烟室”,弄得满楼道都是烟味。在这座商务写字楼物业工作人员的指引下,控烟志愿者进入了13层办公区。男卫生间里烟雾缭绕,地上不仅有烟头、烟灰,甚至有烟头出现在了纸篓里。

一名在楼内工作的企业员工说,他每次如厕都得吸二手烟,在厕所吸烟不仅影响别人的健康,还有安全隐患。“有一次纸篓里烟头突然冒黑烟了,要不是及时浇灭,后果不堪设想。”

记者注意到,男卫生间里安装了香烟烟雾监测仪,但是灯不亮。物业工作人员说,这层很多公司都是搞技术的,找到并拔掉监测仪的电源对他们的员工来说不是难事,这样的问题已经发现很多次了,物业也没有太好的办法,只能多提醒。

当日,由物业工作人员领路,控烟志愿者走遍了该楼13层的每一家企业,和各家企业负责人沟通,讲解室内公共空间禁烟的规定,并告知“屡教不改”将面临的处罚。在进入这栋商务写字楼前,记者问志愿者,如果物业不让进楼怎么办?控烟志愿者说几乎不会出现这种情况。现场探访果然如志愿者所说,物业工作人员不但积极配合,还多次请求志愿者:“您帮我去那家公司说说,他们公司全是男的,抽烟的可多了!”

走访发现,在商务写字楼里,市民通过“控烟一张图”投诉,志愿者现场核实并对企业提出要求,这样的办法是行之有效的。“如果是其他投诉渠道,来解决室内公共空间吸烟问题的应该是物业,因为物业负责人就是控烟第一责任人。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很难操作。”物业工作人员说,这不仅是没有执法权的问题,对他们来说,楼里的各家企业都是业主,他们只能不厌其烦地去提醒,但往往收效甚微,常常刚起了个“话头”,人家一句“我们公司没人抽烟”,话题就戛然而止了。

同理,这种商务写字楼进出都有刷卡的闸机,外人很难进入,投诉吸烟问题的,多是楼内的员工,之所以投诉举报,而不是当面制止其他员工的吸烟行为,也大多因为碍于情面。走访时记者看到,在很多企业的办公区,负责人有自己的办公室,会议室也是单间,装满烟头的烟灰缸大多出现在这些地方。对于员工来说,可能要面对的是吸烟的老板;对于老板来说,可能面对的是吸烟的客户,这样的关系很难做到监督,非得借助第三方不可。控烟志愿者的出现,对于商务写字楼来说可谓“甘霖”。

难题

居民小区吸烟问题不好管

目前在“控烟一张图”上亮灯的不仅有商务写字楼,很多居民小区也频频“亮灯”。跟着控烟志愿者继续走访,同样的现场处置办法在居民区却难奏效,居民在楼道里吸烟的情况仍是监督的一大难点。

“昨天没有接到你的电话,我又上医院了,哮喘又犯了。”8月29日上午,记者接到了市民张女士(化名)的回电,她被楼道吸烟问题困扰了多年,因为哮喘疾病,最闻不得烟味。张女士说,无论是控烟志愿者还是社区、物业的工作人员都来了很多次,他们一来,吸烟者就不出来,可工作人员前脚刚走,吸烟者恨不能立马就在楼道里“吞云吐雾”。控烟志愿者告诉记者,老旧小区楼道里大多没有监控可查,不抓到现行,不会有人承认在楼道里吸过烟。

8月28日,记者随控烟志愿者走访东花市南里小区,也遇到类似问题,即便抓到现行也很无奈。在3号楼17层,一进楼道就能闻到呛人的烟味,楼梯间的门上挂着一个大竹筒,里面灌着水且塞满了烟头。竹筒里的烟头早都泡烂了,散发着难闻的气味。不多时,楼道里一扇门响了,门里一位老人直奔大竹筒而来。与控烟志愿者擦身而过,老人看到了控烟志愿者身上的蓝色马甲,但还是把烟点了起来。

“我在家抽也不行啊?”面对老人的质疑,控烟志愿者说,“您在家吸烟当然不能约束您了。”老人听了这样的回答点了点头,但是并没有挪步。原来,对于“家”的概念双方理解得并不一致。此情此景,控烟志愿者只好再解释,楼道属于室内公共空间。老人听后笑了笑,手里的烟头却没有掐灭,只是加快了吸烟 的速度,大概是想赶紧吸完这根烟,不再与控烟志愿者交流。吞吐之间,楼道里更呛了。

记者问:“大竹筒都满了,平常您会去清理竹筒里的烟头吗?”老人说大家轮流清理,谁赶上满了谁就清一下。可见在楼道里吸烟的人还不少。

离开3号楼,控烟志愿者根据“控烟一张图”上的提示又走访了小区的其他楼栋。一路上,控烟志愿者告诉记者,像刚才这样的情况,老人没有出言不逊,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是很好的情况了。

核实了多个现场后,记者跟随志愿者又来到小区物业,负责人需要在控烟投诉举报现场情况核实单上签字,这一流程证明控烟志愿者已经来过现场核实情况,同时小区物业也接受整改意见。光是签字,物业负责人就犹豫了不下5分钟,他很担心因为签了字,物业公司受到处罚。

这位物业负责人坦言,吸烟的大多是老人,专业搞控烟的都难管,更何况物业工作人员,面对老人在楼道里吸烟的情况,他们只能在楼道里张贴禁止吸烟的标识,平时勤扫烟头,别无他法。

居民小区楼道吸烟问题难管,除了老人难约束的客观原因外,张建枢认为,近年来各相关部门对于这一问题的宣传引导、执法力量减弱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据悉,2020年以前,控烟工作是由各区的卫生监督所负责的,控烟志愿者和卫生监督所的配合比较默契。目前这项工作转交给了属地,即由各街道的综合行政执法队来执行。多项任务集于一身,控烟工作并非他们的主要职责,所以执法力度有所减弱。

“数据归集的问题也是这样,过去从区级到市级的卫生监督所,能够全面掌握控烟方面的相关数据,每年我们会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两次阶段性的控烟情况。改为属地负责监督以后,个别地区的数据归集渠道出现了问题,所以近几年这项工作中断了,这也间接导致了宣传力度减弱,让很多人误以为室内公共空间吸烟问题不再严管了。”张建枢说。

国内加大控烟力度,无烟城市超20个,大部分香烟提价20%

到2021年5月,我国的吸烟人数已经超出了3亿。随着国内的吸烟人数越来越多,抽烟的人遍布各种场合。为了遏制这一现象,同时也为了让大家保护身体健康,国内开始加大控烟力度。那么,国内的控烟将会对烟民产生什么影响呢?

“吸烟有害健康”,这是每个烟盒上都会注明的一行字。但就算如此,对于吸烟的人来说,也起不到太大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之前在国内的众多烟民当中,男性吸烟占比达到了52.9%,青少年达到了28.1%。

而现如今,青少年和男性的吸烟占比仍是比较高的,除此之外,女性吸烟的比例也在逐渐增加,为29.6%。在这其中,年龄在30岁以下的人占了70%。由以上的数据也能看出,我国的吸烟人数现已分布在各个领域。

值得注意的是,吸烟有害健康并不是说说而已。据了解,全球每年因为吸烟而导致死亡的人就达到了300万左右,吸烟不仅会引发关于气管、肺、冠心病等方面的疾病,同时吸烟更不利于身边其他人的健康。主要就是因为在吸烟者吐出的烟雾中,周围的人会吸入更多的烟碱等有害物质。

而为了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国内开始加大控烟力度。现如今,全球的无烟城市就已经超出了20个。那么,这些城市都是怎么实施这一政策的呢?

自从国家发出要开始加大控烟力度的政策之后,国内的许多城市都开始积极配合,并且推出相应的措施。这其中,就包括张家口、武汉、杭州、深圳、青岛、北京等多个城市。而在推出的措施当中,主要就是限制国内民众在公共场所吸烟。

具体来看,武汉地区作为推出控烟政策的城市之一,不仅要求在公共场所地区控烟,而且它还将控烟的范围扩宽到了室外地区。就像学校、医疗等未成年人和孕妇较多的服务点当中,是不允许吸烟的;还有一些露天演唱会或者比赛的地区、甚至一些文物保护地区,更是不允许吸烟。

但仅是规定不允许吸烟,作用还是比较小的,这时候就需要做出一些惩罚。所以在武汉还规定,在公共场所地区看到有人吸烟时,任何人都可以要求吸烟者把烟灭了。而当吸烟的人不听劝告时,也可以对其进行投诉,而他自然就会受到处罚。

具体来看,但凡在规定区域吸烟的,只要被抓到一次就会被罚款50元。如果出现对于相关人员的劝告不进行改正的人,还会罚款200元-500元。不仅如此,如果出现经营管理的人,还在售卖烟草的话,那么将会处以1万元的罚款。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武汉等地区之外,深圳还提出了不允许在公共场所吸电子烟。同时该城市也 存在罚款的规定,并且在武汉规定的基础上还加了一条,就是阻碍执法的人员,会被处以500元的罚款。由此也可以看出,各个城市中对于吸烟的管控都是比较重视的。

而对于国内控烟的行为,其实早在2018年时,相关人员就曾做过一项调查,调查显示全国90%的人都是支持城市控烟的。也正是因此,在未来还会有更多的城市加入到无烟城市当中。

值得注意的是,国内加大控烟的力度,不仅会落实到各个城市,更是在香烟价格上进行调整。现在国内的许多香烟价格,都提高了20%。那么,这样一来,烟民的数量会不会减少呢?

具体来看,像云烟的软大重九、大中华等香烟,其一条的价格都上调了20%甚至以上。而这些品牌的香烟,其本身价格就偏高一些,在价格上调之后,更是变得十分“贵重”。数据显示,云烟的软大重九在之前的价格为720.8元,在调价之后,这一香烟就涨到了980元。而大中华在之前的价格为848元,涨价之后就达到了1000元。除了这些本身就比较贵的香烟之外,其实价格比较便宜的香烟,也有所涨价,像红老板、硬一品都从之前的47.7元涨至55元。

而这些购买的人群更多的香烟,在涨价之后,烟民吸烟的次数会一定的减少,也是会让控烟有一定效果的。


上一篇: “黄河”烟标欣赏-“渭河”烟标
下一篇: 朱垒:用“心”经营 以“数”制胜-这个春节有“xin”意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