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瞧咱们的退伍兵——记安徽中烟蚌埠卷烟厂的退伍军人-“大铁桥”烟标

admin 28 2024-04-03 16:30:01

瞧瞧咱们的退伍兵——记安徽中烟蚌埠卷烟厂的退伍军人

穿上军装,他们奔赴祖国的各个方向,是保家卫国的子弟兵;脱下军装,他们汇聚在烟草旗下,成为了企业各领域的排头兵。企业发展的进程中,到处留下他们的足迹,是他们“后青春时代”的主战场;365天的日夜坚守,他们用执着、坚守、忠诚书写着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他们就是安徽中烟蚌埠卷烟厂的退伍军人们。

脱下那身橄榄绿 他初心不改 再立新功

安徽中烟蚌埠卷烟厂有这样一个人,在每天的工作中风雨兼程、尽忠职守,在安全战线上干劲十足,犹如一道坚固的防火墙、一柄划破黑夜的利剑,帮助企业抵挡住消防安全风险,默默守护企业安全,将青春与荣耀奉献维护了企业消防安全。他就是安徽中烟蚌埠卷烟厂安全保卫科消防管理员吴强同志。

吴强,1994年自部队退伍后进厂,一直从事企业安全消防保卫工作,曾先后荣获“蚌埠市先进个人”、“蚌埠市消防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称号。作为企业消防安全战线上的主要管理人员,他始终树立“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的安全意识,坚持把安全工作、责任担当放在首位,坚持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原则,兢兢业业,履职尽责,用工作的点点滴滴,铸成了企业职工生命财产安全的“防火墙”。

在多年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中,吴强同志积极通过内外培训、自我学习等方式吸收获取先进管理知识,熟练运用精益工具,发现并解决企业消防安全管理方面的问题和难点。易地技改搬迁后,随着厂区环境的变化,各类消防器材、系统显著增加,包括消防自动报警系统15套、自动灭火系统22套、视频监控终端800余个,现场模块箱1000余个,各类消防器材6000余个。工作过程中,系统的可靠性和设备的完好性,始终是吴强同志工作的重心。每一个系统编号、每一个标识张贴的背后都有他的脚步和汗水,每一次系统维保、每一项联动测试都能看到他组织策划的身影。设备故障、报警信号是他工作的指令,哪里有问题,哪里就有他,加班加点是常事,假期到厂是常态,他始终无怨无悔、尽心尽职。

在做好业务管理的同时,吴强同志积极落实安消防系统改善提升和升级研究,如组织开展消防和监控系统联动探索、红外对射模块功能提升、防火门改进等,特别是参与行业《烟草仓库消防系统在磷化铝杀虫环境下的防腐蚀改进》课题研究,并在原料仓库推广应用,取得较好成果。

“消防安全管理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是他的信念,风霜雪雨挡不住他执着的身躯,严寒酷暑奈何不了他坚毅的脚步。今夜如此,夜夜皆然,他用努力工作换来了企业安全生产的保障,用执着的行动展现了不平凡的风采,为企业铸就了一面坚不可摧的“防火墙”。

扎根基层绽放青春 坚守初心勇担使命

“我是一名退伍军人,也是一名党员,在部队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来到蚌埠卷烟厂工作以后,我依然要坚守初心,认真学习各项规章制度,不折不扣地完成领导交给的各项生产任务。” 李冬生的话仍像在军旗下的誓言铿锵有力。

“姐,你现在把手上所有的事都放一放,赶紧去商场买几台空调扇,送到观澜、御湖小区门口,对,就放采样点!”2022年7月18日,蚌埠卷烟厂安保党支部党员李冬生火急火燎地给姐姐打电话,因为自己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在企业“静默”,所以他委托姐姐购买降温用品,给自己所在小区——观澜、御湖小区核酸采样点的工作人员送去清凉。  “气温37、38摄氏度,他们穿着全身包裹的防护服,我也穿过,能体会是什么感受,送个空调扇,哪怕能帮他们略微缓解一点,也是好的。”

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自掏腰包为一线防疫工作人员送物资了,作为有着二十多年党龄的退伍老兵,李冬生始终以“退役不退志,退伍不褪色”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疫情发生之时他便想为抗疫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2020年年初,新冠疫情刚刚发生,在非典期间做过志愿者的李冬生凭经验想到,疫情期间防护物资至关重要。于是他立即自筹经费,购买了口罩、消毒液、一次性手套、护目镜等,向一线工作人员和社区居民免费发放,每天分发出去的防疫物资都价值七八千元左右,前前后后共捐赠了四五十万元的物资。“钱花了以后还能挣,但我想到自己贡献出这一点点力量,能帮助抗疫一线的工作人员,对国家、对社会有些用。”李冬生说道。

面对一旦发生疫情就“逆行一线”的“不着家”的李冬生,家人们从一开始的不理解,逐步转变成了现在的全力支持。“一开始家人说我傻,嫌我不顾家。不过后来看到我对于志愿服务的热情,又看到我的努力确实帮助了不少人,现在已经很支持了。现在我在家待时间长了他们反而要撵我下楼,让我去看看社区有没有需要帮忙的地方。”李冬生不好意思地笑着说。

“你做一点,我做一点,大家都为社会做一点,困难不就抗过去了吗?”李冬生说,自己想的就是这么简单。

向李冬生这样的退伍军人在蚌埠卷烟厂还有很多,遍布在生产、后勤保障的各条战线和各个岗位上,他们充分发挥 “乐于奉献、勇于吃苦、能打善战”的军人作风,守初心、担使命,为企业的安全生产、改革发展、后勤保障做出了贡献。

厂行政科退伍军人金波,今年六月,为保障全国烟草物流现场会在蚌埠卷烟厂召开,他脱着患有肾结石病痛的身体,连续一个多星期,来往企业与现场会的现场,运送各种物质。现场会刚结束,他就病倒在岗位上,被送往医院救治,手术后仅一周,他带着导尿管又坚持工作。“我已经离开军营20多年了,但是我一定用实际行动践行当兵时的初心,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金波坦言道。

“在军营,我是一名战士;在车间,我是一名机台操作工;在部门,我是一名办事员;我相信只要怀有一颗忠诚的心,不管在哪个工作岗位上,我们都是好样的。”该厂行政科综合管理员、退伍军人、共产党员杨劲兵自豪地说。

“龙人”烟标

中国安徽蚌埠卷烟厂曾出品“龙人”牌高级过滤嘴卷烟,20支装,烤烟型卷烟,焦油含量中。该烟标上的“龙人”二字,属行书字体,潇洒飘逸,生动传神,气韵奔放,笔力雄健,引人入胜。该烟标上的龙形图案,简洁大方,漂亮赢人,栩栩如生,活灵活现,从一个侧面充分展示了中国龙的神圣美好形象和深厚文化底蕴,魅力超常,令人神往。

龙,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动物,为鳞虫之长。中国人是龙的传人,将龙视为文明象征、精神图腾。《尔雅翼》记载,龙“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 闻一多《伏羲考》、《龙凤》、《端午考》中指出,中国人被称为“龙的传人”来源于黄帝时代的传说。

蚌埠卷烟厂,原名为东海烟厂。1942年诞生于江苏省阜宁县益林镇,是当时新四军的随军烟厂。1964年,中国东海烟草公司正式更名为蚌埠卷烟厂。2006年,蚌埠卷烟厂经过两次重组并入安徽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蚌埠卷烟厂多年来在皖北中心城市珍珠城蚌埠扎根。坐落于安徽省蚌埠市,以卷烟为核心业务,在多年发展历程中,不仅积累了丰富的制造和设计经验,还建立了一个以质量和创新为驱动的企业文化。团队致力于将先进的制造技术和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应用到每一个产品之中。

蚌埠卷烟厂多年来曾生产珍珠桥、淮北、丰收牌、江淮、大铁桥、东海牌、团结、渡江、新年丰、金叶、吉利、八仙、春秋、福星、胜利、黄山、梅芳、奔月、三虎、皇冠、玉猫、神仙鱼、百寿、花冠、劲松、光明、天鹅、丹参、贵妃、丹健、313、首乌等牌号香烟。

2014年,安徽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蚌埠卷烟厂卷烟总产量333.32亿支,卷烟品牌有自有品牌黄山、红三环。

2014年12月,安徽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蚌埠卷烟厂获得“安徽省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2020年,安徽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蚌埠卷烟厂全年实际生产卷烟60万箱,实现入库税费93.95亿元。

2021年3月,安徽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蚌埠卷烟厂被安徽省总工会公示为2021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状”预选单位。

2021年4月27日,安徽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蚌埠卷烟厂被全国总工会公示授予“2021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2021年12月13日,安徽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蚌埠卷烟厂入选安徽省职工职业道德建设优秀单位公示名单。

2023年,安徽省第三届“江淮杰出工匠”和第七届“安徽省技能大奖”评选结果揭晓。其中,安徽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蚌埠卷烟厂维修电工高级刘加树荣获“江淮杰出工匠”称号、烟机设备修理工高级技师李银平荣获“安徽省技能大奖获得者”称号。

2024年,安徽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蚌埠卷烟厂动力车间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并进行清单化整改管理,确保安全隐患“归零”,保证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全厂安全生产。

安徽中烟蚌埠卷烟厂与“大铁桥”牌烟标

“大铁桥”牌烟标

在1947年以前,蚌埠还是在安徽凤阳县治下。凤阳这个地方,本来就是安徽晒烟的主产区之一,当地出产的“皮丝烟”曾经行销全国。从交通上来看,凤阳地处淮河南岸,1911年津浦铁路又贯穿其境,水陆交通非常便利。1913年,英美烟草公司在凤阳刘府试种美国烤烟成功,并迅速向其周边的怀远、定远等地推广开来,凤阳一下子成了全国三大烤烟种植基地之一。经凤阳门台子复烤厂加工的烟叶运到上海,成了“哈德门”等著名品牌的主要原料。凭借地利,蚌埠的卷烟工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上世纪20年代,蚌埠手工土制卷烟开始盛行,到了上世纪30年代已经形成了专门的产业,最多时小卷烟厂(场、坊)达340余家,日产卷烟可达200箱。

不仅手工卷烟兴盛,安徽的第一家机制卷烟厂也出现在蚌埠。1925年,在英美烟草公司担任过买办和翻译的天津人范玉田筹集资金,从上海购进2台花旗牌卷烟机和部分设备,在蚌埠开办大来烟厂,成为了安徽历史上第一家半机制烟厂。到了1948年,蚌埠有大小卷烟厂72家,占了当时安徽全省登记烟厂总数的52.9%,员工最多时达到了3500人,占当年全市产业工人的70%。到了1949年蚌埠解放前,全市还有卷烟厂33家。

今天安徽中烟蚌埠卷烟厂的前身是东海烟厂,创办于1932年,最初是新四军三师8名负伤的战士在江苏阜宁益林镇养伤期间开办的手工烟厂。1945年5月,在原烟厂的基础上成立中国东海烟草分公司,对内称东海烟厂。1949年3月,东海烟厂奉命迁入蚌埠,成为蚌埠第一家国营企业。同年,八一烟厂也奉命迁入蚌埠胜利路,重组为公营八一烟厂,后更名为地方国营蚌埠八一烟厂。1954年,八一烟厂并入东海烟厂。

1958年,公私合营蚌埠烟厂并入后,东海烟厂成为蚌埠唯一一家卷烟企业。1963年,中国烟草工业公司成立后,东海烟厂改隶中国烟草工业公司上海分公司。1964年7月,东海烟厂正式更名为国营蚌埠卷烟厂。

津浦铁路淮河大铁桥,始建于1909年11月,1911年5月正式通车,是津浦线上仅次于黄河大铁桥的第二大桥。1953年,东海烟厂将蚌埠淮河大铁桥搬上了烟标,出品了”大铁桥“卷烟。从此,它成为了几代安徽人记忆中抹不掉的一股味道。

“大铁桥”烟标

中国安徽蚌埠卷烟厂曾生产“大铁桥”牌香烟,廿支装。该烟标上的“大铁桥”三个字为美术字,工整谨严,漂亮有劲。该烟标上的“大铁桥”图案,反映的是津浦铁路(天津至南京浦口)淮河大铁桥的图案,雄伟壮观,令人惊叹。

津浦铁路淮河大铁桥,始建于1909年11月,1911年5月正式通车,是津浦线上仅次于黄河大铁桥的第二大桥。可以说,这座桥见证了蚌埠百年沧桑的发展变迁。

蚌埠被人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1908年1月,清政府决定自己修建一条北起天津南至南京浦口的铁路线,作为沟通华北与华东地区的大动脉,史称津浦铁路。由于该线路中间需横跨黄河、淮河、运河等多条河流,建造跨河铁路桥成为必要的选项。当年8月,负责南段的英国籍总工程师德纪来到淮河岸边为建桥选址,最终把淮河大铁桥的位置确定在了蚌埠。

1909年11月,淮河大铁桥工程正式开工,正桥共分9孔8墩,采用固定型桁梁桥设计,桥身实长1815英尺(约553米),两端各建引桥一座。梁底距最高水面35英尺(约10.7米),桥上架单轨铁路。在桥梁建设过程中,中方主管与外籍设计师通力合作,施工人员热情高涨,同时还采用了较为先进的气压沉箱法修筑,不但提高工程效率和质量,而且克服了淮河洪水,最终于1911年5月竣工,成为津浦线上仅次于黄河铁路桥的第二大桥。

作为蚌埠开埠象征的津浦铁路淮河大铁桥,1982年被列为蚌埠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被列为安徽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被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今,淮河大铁桥及周边地区已被纳入淮滨风景区,成为一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市民娱乐休闲的好去处。 1953年,东海烟厂(今蚌埠卷烟厂)将蚌埠淮河大铁桥搬上了烟标,出品了“大铁桥“卷烟。从此,它成为了几代安徽人记忆中抹不掉的一股味道。

蚌埠卷烟厂始建于1942年,是一家前身诞生于抗日战争中的新四军随军工厂,流淌着红色基因。当年在苏北创出了“金虎”、“黄猫”等牌号,迅速占领市场,支援了人民军队的建设。解放以来,蚌埠卷烟厂生产了俊友、双龙山、淮北、王冠雪茄、胜利、东海、天鹅、江淮、大铁桥、丰收牌、春秋、双戴花、明珠、金叶、渡江、团结、花冠、劲松、玉猫、北冰洋、神仙鱼、奔月、太极洞、红三环、争光、龙人、狮球、皇冠、丹健、九兰、黄山、贵妃、百寿、梅芳、丹参、光明、珍珠桥、313、福星、首乌、八仙过海、伊妹儿、双猫等牌号香烟,除在本省销售外,还行销祖国各地。2001年,"黄山"卷烟被国家烟草专卖局评为全国36种名优卷烟;产品行销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产品的市场覆盖率达96%以上,黄山卷烟商标获中国驰名商标称号。

蚌埠卷烟厂多年来与社会各界同仁携手合作,谋求共同发展,努力为新老客户提供优良产品和优质服务。重信用、守合同、保证产品质量,赢得了广大客户的信任,工厂全力跟随客户需求,不断进行产品创新和服务改进。

蚌埠卷烟厂先后荣获"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全国先进集体","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第十届全国设备管理优秀单位”、“全国烟草行业QC推广先进企业”、“全国烟草行业QC成果发布会一等奖”、“安徽省劳动竞赛先进集体”、“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状”等光荣称号。继1990年首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之后,2021年再次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近年来,安徽中烟蚌埠卷烟厂以管理为核心,以技术为支撑,以执行为保障,高效产能、合理用能、立破并举,提升设备运行效率,提高能源管控能力,深挖节能降耗潜力,全力护航绿色低碳发展。2021年实现综合能耗12.50公斤标煤/箱。

近年来,蚌埠卷烟厂紧紧围绕“黄山”品牌“双占位”“双升级”战略目标,全面优化完善生产布局,着力打造“智能制造”新工厂,在卷烟制造、管理提升、创新驱动、企业文化、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开创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的新局面,为安徽中烟奋力开启“十四五”时期全面升级发展新征程作出贡献。

“相山”烟标

中国安徽阜阳卷烟厂曾出品“相山”牌高级特醇香烟,烤烟型过滤嘴香烟,焦油量20mg,烟气烟碱量1.4mg,20支装。该烟标上的“相山”二字,属行楷字体,苍劲有力,美观大方,气韵生动,引人入胜。该烟标上的相山、相山庙等图案,简洁生动,形象漂亮,从一个侧面充分展示了相山的秀美自然风光和悠久历史文化,令人难忘。

相山山脉自徐州蜿蜒而来,主峰为皖北地区至高点,方园诸山之宗;有奇峰、云洞、林海、苍柏、古寺、汉碑。人文景点有乾隆皇帝题词“惠我南黎”、水牛墓、奏鸣台、饮马池和藏经洞等数十处。山顶云洞吞吐云树、顷刻万端;香炉峰形势惟峭;叠翠峰翠色诱人。

相山庙位于相山主峰南麓,坐北朝南,四进大院,52间房,占地2万平方米,是淮北市现存历史最久的古建筑和最重要的观览景点。

相山庙又叫显通寺,据今已经有1700多年的历史了。 显通寺位于相山龙山、虎山两峰之峪。三面环山,周围林木葱笼,环境幽美。登寺山门奎楼眺望,市区尽收眼底。据清同治八年碑文载:西晋太康五年诏诸侯记界内山川,沛国人郭卿建庙,刻铭曰:“巍巍相山,盘郁穹崇,上应房心,与天灵冲,兴云播雨,稼穑以丰”。唐永徽元年重建。清乾隆二十四年安徽巡抚高晋奏请发帑重修祠宇。民国年间又重修。寺内至今犹存宋、元、明、清历代庙宇的碑刻22方,其中以乾隆皇帝的御书“惠我南黎”恭摹碑和高晋书“渗水崖”碑刻最引人注目。

1973年,当地政府投资维修显通寺;1976年,辟为淮北市博物馆馆址。1985年5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雄宝殿建筑面积达999平方米,集南北古寺设计风格于一体,气势宏大,庄严肃穆,具有鲜明的时代风貌,不仅使该寺成为苏鲁豫皖接壤地区较大的佛刹宝地,也是淮北重要的人文景观。

阜阳卷烟厂始建于1948年,地处中原腹地,交通便利,文化悠远。遵循“狠抓基础,稳中求进”指导思想,立足现实,面向市场,塑造品牌,积极应变,一心一意促发展。企业现有生产能力30万箱。

阜阳卷烟厂前身是人民烟厂。1949年12月,界首大众烟厂并入阜阳人民烟厂;1956年9月,临泉大众烟厂、涡阳职工烟厂并入阜阳人民烟厂;1963年亳州新华烟厂并入阜阳人民烟厂,同年12月,改称阜阳卷烟厂,隶属中国烟草工业公司上海烟草分公司,1966年,隶属蚌埠烟草分公司。1980年,安徽省烟草工业公司成立,阜阳卷烟厂由地方划归安徽省烟草工业公司。

2000年4月,阜阳市烟草专卖局、阜阳烟草分公司与阜阳卷烟厂分离,阜阳卷烟厂成为卷烟工业生产企业,隶属安徽中烟工业公司。

阜阳卷烟厂先后荣获“中国明星企业”、“安徽省最佳经济效益单位”、“安徽省质量管理先进单位”、“阜阳市缴税第一名”、“安徽省工业企业五十强”,2005年荣获由安徽省人民政府颁发的“重合同守信用先进单位” 、省级“质量管理先进企业”荣誉称号,并被安徽省消费者协会授予 “诚信标兵单位”。

阜阳卷烟厂多年来曾生产长城、钟鼎、光明、香梅、阜阳、天堂寨、龙虎、玉簪、唯一牌、迎嘉宾、工农、香君、金灵通、丰收、蝶花、万顺、前进、银屏奇花、江淮、王中王、京九路、淮河、大吉、相山、平原、宿州、丹枫、名门、永平、金币、春耕、红三环、东海牌、大鹏、宝藏、东方梦、青松岭、爱丽、金百合、白芍、茨淮、海门山等牌号香烟。

2005年,安徽阜阳卷烟厂制丝工段“啄木鸟”QC小组研发的“减少烟草切丝机出现过细烟丝的控制装置”成果,荣获安徽省技术创新成果三等奖。

2011年,安徽中烟工业公司阜阳卷烟厂制订了《2011年班组建设实施方案》,通过加强班组建设,夯实基础管理和基层管理根基。

2023年,安徽中烟阜阳卷烟厂制丝车间“亮剑”班组灵活运用轮值机制,开展“今天我是安全员”活动,引导班组成员积极参与日常安全管理,进一步营造安全氛围。

2023年,安徽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阜阳卷烟厂离退办以“赓续传承谋跨越,奋楫笃行谱新篇”为主题,邀请厂退休干部代表参观新厂区,倾听老领导的意见建议,集智慧、聚合力,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助力。


上一篇: “露露”的心路-冯香:团结互助,抱团盈利
下一篇: 非法电子烟严重损害大脑!英国多位专家呼吁烟民选择合法产品-专家呼吁:秋天吸烟会对肺部的损伤加倍!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返回顶部小火箭